4596号
网球肘的治疗与预防方案

5063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中心医院

邹兵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肌腱(连接肘部外侧的肌腱)因过度使用或劳损导致的慢性炎症或微小撕裂,常见于需要反复使用手腕和手臂的人群(如网球运动员、木工、厨师、程序员等)。以下是其症状及系统性治疗方案:

一、典型症状

1.肘部外侧疼痛

疼痛集中在肱骨外上髁(肘关节外侧骨性凸起),可能向手腕或前臂放射。

按压肘外侧或伸腕时疼痛加剧。

2.握力减弱

难以提握重物(如拎水壶、拧毛巾),甚至拿轻物(如杯子)也会诱发疼痛。

3.活动受限

伸腕(如抬手、打字)、前臂旋转(如拧门把手)时疼痛明显。

4.晨僵或静息痛

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活动肘部时僵硬,部分患者夜间疼痛加重。

二、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缓解疼痛与炎症)

1.休息与活动调整

避免引发疼痛的动作(如握拳、提重物、反复伸腕)。

改用对侧手臂分担负荷,或调整工具使用姿势(如使用大握把工具)。

2.冰敷

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肘外侧,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持续3-5天。

3.口服或外用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短期使用减轻炎症(需遵医嘱)。

外用贴剂/凝胶: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4.护具支持

佩戴“网球肘护具”(前臂加压带),通过分散肌腱拉力减轻疼痛(佩戴位置在肘下2-3横指处)。

(2)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1.拉伸训练

伸肌群拉伸:

患侧手臂伸直,手掌向下,用健侧手压住患侧手背,缓慢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屈肌群拉伸:

患侧手臂伸直,手掌向上,用健侧手将患侧手指向下牵拉,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2.强化肌力训练(疼痛缓解后开始)

离心训练(最有效):

坐姿,手握哑铃(1-2kg)或水瓶,前臂平放于桌面,手腕自然下垂。

健侧手辅助抬起手腕至伸直,缓慢放下(离心收缩),重复10-15次/组,每日2-3组。

握力训练:

用软球或毛巾卷练习握力,每次保持5秒,重复10-15次。

3.物理治疗手段

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冲击波治疗(ESWT):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通过高能声波刺激肌腱再生(需专业医生评估)。

(3)进阶医疗干预

1.局部注射治疗

皮质类固醇注射:短期内缓解严重炎症(建议不超过2-3次,避免肌腱弱化)。

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抽取自身血液制备高浓度血小板,促进肌腱修复(效果更持久)。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6-12个月后考虑)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清除退变组织,松解粘连。

开放手术:修复肌腱或去除病变组织,术后需3-6个月康复。

三、预防复发措施

1.纠正动作模式

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腕用力(如拧、提、打字时注意放松前臂)。

运动时使用正确握拍姿势(如网球拍减震、降低线张力)。

2.强化前臂肌群

日常进行离心训练和握力练习,增强肌腱耐受力。

3.工作/运动保护

使用护具或肌效贴(KinesioTape)提供动态支持。

定时休息,每30分钟活动手臂并拉伸。

四、何时就医?

疼痛持续超过2周且居家治疗无效。

出现肘关节肿胀、活动严重受限或夜间痛(需排除骨折、感染或神经压迫)。

无法完成日常动作(如拧毛巾、开门)。

五、常见误区

误区1:完全静养不活动,反而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僵硬。

✅建议:在疼痛允许范围内进行低强度活动,逐步恢复功能。

误区2:过度依赖止痛药掩盖症状,忽略病因治疗。

✅建议:药物仅用于短期控制炎症,长期需结合康复训练。

总结

网球肘的治疗需结合休息、抗炎、康复训练及动作矫正,多数患者通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可恢复。关键在于减少重复性劳损并强化前臂肌群。若症状迁延不愈,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进展为慢性肌腱变性。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