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2号
大腿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

505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安徽省 蚌埠市 蚌埠市联勤保障部队902医院

蔡宁 关节骨科 主治医师

大腿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

 

大腿骨折(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或骨质疏松导致。由于股骨是人体最长的承重骨,骨折后恢复周期较长,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愈合不良、关节僵硬或长期功能障碍。因此,科学的护理对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腿骨折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应对。

 

 一、骨折后的紧急处理

在骨折发生后,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1. 固定患肢  

   . 避免移动或尝试复位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 用夹板(如木板、硬纸板)或绷带固定患肢,范围应包括髋关节和膝关节。  

   . 若现场无专业设备,可将患肢与健侧肢体绑在一起临时固定。

 

  1. 冰敷消肿  

   . 在受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1. 及时就医  

   . 大腿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钢板、髓内钉固定),应尽快送往医院,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二、术后护理要点

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或限制活动,护理重点包括伤口管理、疼痛控制和预防并发症。

 

  1. 伤口护理

. 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 遵医嘱定期换药,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  

. 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1. 疼痛管理

. 按医生处方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 若疼痛突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固定松动。

 

  1. 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可能引发以下问题,需提前预防:

 

. 深静脉血栓(DVT):  

  . 术后尽早开始踝泵运动(勾脚、绷脚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 医生可能建议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  

 

. 压疮:  

  .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长期受压。  

  . 使用气垫床或软垫保护骨突处。  

 

. 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活动(如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  

  . 物理治疗师可帮助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三、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骨折愈合通常需3.6个月,康复期护理直接影响功能恢复。

 

  1. 逐步恢复活动

. 早期(术后1.4周):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绷紧大腿肌肉5秒后放松)。  

. 中期(4.12周):在医生允许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避免完全承重。  

. 后期(3个月后):根据X光检查结果,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并加强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骑自行车)。

 

  1. 营养支持

. 补钙:多摄入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必要时补充钙剂(如碳酸钙)。  

.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口服补充剂获取。  

. 蛋白质:瘦肉、鸡蛋、鱼类有助于组织修复。  

. 避免烟酒:吸烟和酒精会延缓骨折愈合。

 

  1. 心理调适

长期康复可能引发焦虑或抑郁,家属应多鼓励患者,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骨折后多久能走路?

. 无负重活动(如拄拐)通常在术后1.2周开始;  

. 完全负重需根据愈合情况,一般需3个月以上。

 

  1. 如何判断是否愈合不良?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就医:  

. 持续剧烈疼痛;  

. 患肢明显缩短或畸形;  

. X光显示骨折线未缩小或骨痂形成不足。

 

  1. 康复后能运动吗?

. 轻中度运动(如游泳、散步)可在康复后逐步恢复;  

. 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跃)需医生评估后再决定。

 

 五、总结

大腿骨折的护理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从急救、术后管理到康复训练,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家属和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疗团队,定期复查,确保骨折顺利愈合。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良好的肢体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