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8号
手部刀割伤

5016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山东省 青岛市 青岛市中心医院

李显 骨科 主治医师

手部刀割伤是常见的外伤,正确处理可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愈合并避免功能损伤。以下是规范化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1. 紧急止血**

- **直接压迫法**:  

  - 用干净纱布或布块直接按压伤口至少 **5-10分钟**,避免频繁查看。  

  - 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减少出血。  

- **止血带慎用**:  

  - 仅在大动脉出血无法控制时使用(如手指离断),需记录使用时间(每 **30分钟** 放松1-2分钟)。

  1. 清洁伤口**

- **冲洗消毒**:  

  -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5分钟以上**,清除异物和污染物。  

  - 使用碘伏(避免酒精直接接触伤口)消毒周围皮肤,由内向外环形涂抹。  

- **异物处理**:  

  - 若伤口内有玻璃、木屑等异物,勿自行拔出,立即就医。

  1. 评估伤口深度与范围**

- **需就医的情况**:  

  - 伤口长度 **>1cm** 或深度 **>0.5cm**(可能需缝合)。  

  - 伤及肌腱、神经或关节(表现为手指活动障碍、麻木、无法屈伸)。  

  - 伤口边缘不整齐或污染严重(如生锈刀具、泥土污染)。  

  - 出血呈喷射状或持续超过20分钟。

  1. 包扎与保护**

- **浅表伤口处理**:  

  - 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 使用透气创可贴,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 **深伤口保护**:  

  - 用无菌敷料包扎后,以夹板或硬纸板固定手指/手腕,减少活动。  

  1. 预防感染与破伤风**

- **破伤风疫苗**:  

  - 若 **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或伤口污染严重,需立即接种(TAT或TIG)。  

- **抗生素使用**:  

  - 污染伤口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但需遵医嘱。  

  1. 后续护理与观察**

- **换药频率**:  

  - 每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渗液多时可增加换药次数。  

- **感染征象监测**:  

  - 红肿、疼痛加剧、化脓、发热或出现红线(淋巴管炎)需立即就医。  

- **拆线时间**:  

  - 手部缝合伤口一般 **10-14天** 拆线,具体根据愈合情况调整。  

  1. 功能康复**

- **早期活动**:  

  - 浅表伤口愈合后(约3-5天)可轻度活动手指,预防关节僵硬。  

  - 深部损伤需康复科指导,避免肌腱粘连。  

特殊情况处理**

- **指甲下出血**:  

  - 冰敷减轻肿胀,若甲床撕裂需拔甲缝合。  

- **手指离断**:  

  - 断指用清洁纱布包裹后放入干燥塑料袋,再置于 **4℃冰水容器** 中保存,立即送医(6小时内再植成功率较高)。  

注意事项**:  

- 避免伤口接触生水、酒精或刺激性液体。  

-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严格护理,警惕感染扩散。  

 

及时规范处理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若不确定伤情,请尽早就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