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4号
月经不调的诊治

5005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山东省 青岛市 中心医院

侯建云 妇科 主治医师

妇科月经不调的诊治:从病因分析到个体化干预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症状,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涵盖闭经、月经稀发、频发、经量过多或过少等表现。其病因复杂,涉及生殖内分泌轴紊乱、器质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需通过系统评估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下从分类、诊断、治疗及管理四方面全面阐述月经不调的临床处理策略。

 一、月经不调的分类与病因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类系统,月经不调可分为以下类型:

  1. 结构性病因(PALM-COEIN分类)**  

-PALM**(结构性异常):  

  - 息肉(Polyp)、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宫肌瘤(Leiomyoma)、恶性肿瘤(Malignancy)。  

COEIN**(非结构性异常):  

  - 凝血功能障碍(Coagulopathy)、排卵障碍(Ovulatory dysfunction)、子宫内膜因素(Endometrial)、医源性(Iatrogenic)、未分类(Not classified)。  

  1. 内分泌性病因**  

- **HPO轴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均可导致月经紊乱。  

-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 其他因素**  

- 体重急剧变化(肥胖或消瘦)、过度运动、精神压力、药物(抗凝药、抗精神病药)等。

二、诊断流程与评估

  1. 病史采集**  

- 月经史**:记录初潮年龄、周期规律性、经期长度、经量变化(使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  

- **伴随症状**:痛经、异常出血、多毛、潮热、体重变化等。  

- **用药史**:激素类药物、抗凝剂、中药等。  

- **家族史**:出血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妇科肿瘤。  

  1. 体格检查**  

- **全身检查**:BMI、甲状腺触诊、多毛/痤疮体征、乳房溢乳。  

- **妇科检查**:排除宫颈息肉、肌瘤脱出等结构性病变,必要时行双合诊评估子宫及附件。  

  1.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基础性激素六项(月经第2-4天):评估卵巢储备及排卵功能;  

  - 甲状腺功能(TSH、FT4)、血清催乳素(PRL);  

  - 凝血功能(PT、APTT)、血HCG(排除妊娠相关出血)。  

- **影像学检查**:  

  - 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卵巢形态(如PCOS的“项链征”);  

  - MRI或宫腔镜:可疑黏膜下肌瘤或内膜病变时选用。  

- **特殊检查**:  

  - 子宫内膜活检:异常子宫出血(AUB)且年龄>45岁者,需排除内膜癌;  

  - 糖耐量试验及雄激素检测:疑似PCOS时进行。

 三、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纠正贫血,恢复规律月经,保护生育力,预防远期并发症(如内膜癌、骨质疏松)。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  

- **急性大出血**:  

  - 药物治疗:大剂量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25mg IV每4-6小时)修复内膜,止血后过渡至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  

  - 手术治疗:宫腔镜下刮宫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疑恶性病变者。  

- **长期管理**:  

  - **周期性孕激素**(如地屈孕酮10mg/d×10天):适用于无排卵性出血;  

  -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调节周期,减少经量,适合无禁忌证的育龄女性;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局部释放孕激素,有效控制经量过多,维持5年。  

  1. 结构性病变**  

- **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首选宫腔镜切除;肌壁间肌瘤可考虑GnRH-a缩瘤后手术或UAE介入治疗。  

-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后予孕激素或LNG-IUS预防复发。  

- **子宫内膜增生**:单纯性增生用孕激素转化(如醋酸甲羟孕酮10mg/d×14天/周期),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建议子宫切除。  

  1. 内分泌疾病**  

- **PCOS**: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10%),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COC调节月经周期。  

- **高催乳素血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2.5-5mg/d)降低PRL,恢复排卵。  

- **卵巢早衰**:激素替代治疗(HRT)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骼及心血管健康。  

  1. 中医结合治疗**  

- **辨证论治**:  

  - 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加减;  

  - 肝肾阴虚型:左归丸合二至丸;  

  - 脾肾阳虚型:右归丸加减。  

- **针灸疗法**:选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需联合西医治疗增强疗效。  

 四、特殊人群管理

青春期女性**:以调整周期为主,首选孕激素或COC,避免过度刮宫损伤内膜。  

- **围绝经期女性**:重点排除内膜恶性病变,LNG-IUS或低剂量HRT可改善症状。  

- **有生育需求者**:促排卵治疗(如氯米芬)恢复排卵,必要时辅助生殖技术(ART)。  

 五、长期随访与预防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BMI 18.5-24,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减少精神压力。  

- **营养支持**:补充铁剂纠正贫血,维生素D及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 **定期复查**:  

  - 激素治疗者每6个月评估肝肾功能、乳腺及子宫内膜厚度;  

  - 结构性病变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复发。  

总结

月经不调的诊治需以精准病因诊断为核心,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全身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功能性异常以药物调节为主,结构性病变需手术干预,内分泌疾病强调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与长期健康管理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发病机制探索(如基因调控、代谢组学)及新型靶向药物开发,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