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1号
跌打损伤

610

当前排名

3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广东省 广州市 花都区人民医院

姜欢畅 骨科 副主任

跌倒损伤的科普读本

 

 

一、跌倒的预防 

跌倒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老年人),但通过科学预防可大幅降低风险:  

  1. 环境改善  

   - 居家环境:移除地面杂物,安装防滑垫、扶手;保持光线充足,避免昏暗;浴室、楼梯增设防滑设施。  

   - 公共场所:注意湿滑警示牌,避开不平整路面。  

  1. 身体锻炼  

   - 增强下肢力量:如靠墙静蹲、抬腿训练。  

   - 平衡训练:太极拳、单腿站立练习。  

  1. 药物管理  

   - 部分药物(如降压药、安眠药)可能引起头晕,需遵医嘱调整剂量或时间。  

  1. 定期检查  

   - 视力检查:佩戴合适眼镜,避免因视力模糊跌倒。  

   - 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需补钙及维生素D。  

  1. 穿戴与辅助工具  

   - 选择防滑鞋,避免高跟鞋或拖鞋。  

   - 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二、跌倒后的诊断  

若发生跌倒,需及时评估损伤情况:  

  1. 初步判断  

   - 询问跌倒原因(如头晕、滑倒)、受伤部位疼痛程度。  

   - 观察是否出现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1. 医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X光(排查骨折)、CT/MRI(检查脑部或内脏损伤)。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判断是否因贫血、感染导致跌倒)。  

   - 神经系统评估:排查中风、帕金森等潜在疾病。  

 

三、跌倒损伤的治疗  

根据损伤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 急性处理  

   - 骨折:固定患肢,避免移动,手术或保守治疗(石膏固定)。  

   - 头部外伤:观察是否出现恶心、意识模糊,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  

   - 软组织损伤:冰敷消肿,加压包扎。  

  1. 慢性管理  

   - 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  

   - 慢性疼痛可结合理疗或镇痛药物。  

 

四、康复与功能恢复  

康复是恢复行动能力的关键:  

  1. 物理治疗  

   - 骨折后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重建。  

   - 平衡与步态训练(如使用平衡球、步行器)。  

  1. 心理支持  

   - 跌倒后可能产生“跌倒恐惧症”,需心理疏导,逐步恢复信心。  

  1. 家庭护理  

   - 协助日常活动(如如厕、洗澡),避免二次跌倒。  

 

五、护理要点  

  1. 卧床护理  

   - 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 营养支持  

   - 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  

  1. 长期监测  

   - 定期复查骨密度、调整康复计划。  

 

六、何时需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无法站立或剧烈疼痛  

- 意识不清、呕吐、抽搐(疑似脑损伤)  

- 胸痛、呼吸困难(可能合并内出血)  

 

七、预防跌倒小贴士 

- 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醒后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  

- 夜间使用床边夜灯,避免摸黑行走。  

 

总结  

跌倒虽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及时诊断和规范康复,可显著降低伤害风险。关注自身健康,改善生活环境,跌倒并非不可避免!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