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0号
宫颈息肉的处理

497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山东省 青岛市 黄岛区区立医院

韩玉敏 妇科 主治医师

宫颈息肉的处理:临床策略与注意事项

 

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病变,多由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呈单发或多发的带蒂肿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易出血。尽管大多数宫颈息肉为良性,但其可能引起异常出血、感染或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处理需遵循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本文将从诊断、治疗及术后管理三方面系统阐述宫颈息肉的处理原则。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表现**  

宫颈息肉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白带增多。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出血,需警惕息肉合并恶性病变的可能。

 

**2. 妇科检查**  

通过窥阴器检查可直接观察息肉形态:典型表现为宫颈外口或宫颈管内突出单个或多个红色或紫红色赘生物,表面光滑,质软,触之易出血。息肉蒂部多位于宫颈管内,需注意与子宫内膜息肉或宫颈肌瘤鉴别。

 

**3. 辅助检查**  

-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明确息肉基底位置及是否累及宫腔,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 **病理活检**:所有切除的息肉均需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或癌前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  

-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HPV检测**: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尤其对高危型HPV感染者需加强监测。

二、治疗策略

三、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对症处理,具体方法需结合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

  1. 手术时机**  

- 无症状的小息肉可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减少感染风险。  

- 合并急性炎症者需先抗感染治疗。  

- 妊娠期患者若息肉引起反复出血,可在充分评估后行保守性摘除,避免刺激宫颈诱发宫缩。

  1. 手术方法**  

- **门诊直接摘除术**:适用于蒂部细、位置表浅的息肉。  

  **步骤**:消毒后以血管钳夹住息肉蒂部,顺时针旋转直至脱落,创面电凝或压迫止血。操作简单,但需注意蒂部残留可能致复发。  

- **宫腔镜下切除术**:适用于蒂部深在宫颈管或宫腔内的息肉,尤其适用于多发性或复发病例。  

  **优势**:直视下完整切除病灶,减少残留,同时可评估宫腔情况。  

- **LEEP刀或冷刀锥切术**:若息肉基底宽大或病理提示高级别病变,需扩大切除范围。

 

**3. 注意事项**  

- 术中需完整摘除息肉,避免残留蒂部导致复发。  

- 对绝经后患者或病理不典型者,需密切随访排除恶性转化。

 三、术后管理与随访

 

**1. 术后护理**  

- 术后1-2周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  

- 少量血性分泌物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大量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诊。

 

**2. 病理结果处理**  

- 若病理提示良性,常规随访即可。  

- 若合并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根据分级行进一步治疗(如锥切术)。  

- 罕见情况下病理提示宫颈癌,需按宫颈癌分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1. 复发预防**  

- 宫颈息肉复发率约10%-15%,与炎症刺激或激素水平相关。  

- 建议定期妇科检查(每年1次),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  

- 绝经后女性可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宫颈黏膜萎缩,降低复发风险。

 四、特殊人群处理

妊娠期女性**: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过度操作。若必须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轻柔操作,术后监测胎心。  

- **绝经后女性**:需警惕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可能,建议联合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  

总结

宫颈息肉的处理需个体化、规范化,通过精准诊断明确病变性质,结合微创技术完整切除病灶,并加强术后随访以降低复发风险。临床医师需重视病理检查的“金标准”地位,同时关注患者整体宫颈健康管理,从根本上减少息肉发生发展的诱因。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