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女性健康:探秘妇科出血性疾病的防治之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 徐翠 博士(后)副主任医师
对于女性一生的漫漫旅程,如果说身体健康是根本,那么妇科健康犹如一座基石,是支撑女性生活品质与前行的力量。妇科出血性疾病,却如阴霾般笼罩。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类疾病,探寻中医妇科在其中蕴含的独特智慧,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一、揭开神秘面纱:常见妇科出血性疾病知多少
由于内分泌失调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导致贫血,让女性身心俱疲。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过度劳累熬夜的姐妹们更容易被“盯上”。
子宫肌瘤作为妇科“常客”,尤其在子宫“房间里”的粘膜下肌瘤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使得血管破裂出血,造成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和这种情况类似,子宫内膜息肉也会引起异常出血,还可能伴随腹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本该乖乖待在子宫腔的内膜组织,却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扎根生长”,每次月经来潮,异位的内膜也跟着出血,在盆腔内形成粘连、囊肿,除了痛经难忍,也会造成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影响受孕几率,给育龄女性的身心蒙上阴影。
二、防患未然:中医视角下的预防妙招
情志调适:中医讲“百病生于气”,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扰乱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为妇科疾病埋下隐患。日常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会自我排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像练习瑜伽、冥想,或是沉浸于书法绘画,让心境平和舒缓,气血自然顺畅。闲暇时与好友相聚畅聊、户外漫步,感受自然生机,都有助于驱散阴霾情绪。
饮食有节:饮食是滋养身体的源泉,也是健康防线的关键一环。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原则,均衡膳食。“胃以所喜为补”,不可一味的摄入所谓的营养品,不被身体吸收或者成为身体负担的就是“垃圾”;少吃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像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这些易伤脾胃、助生痰湿,阻滞气血流通。经前可适当饮用玫瑰花茶疏肝理气,经期避免寒凉,一碗暖暖的红糖姜水既能暖宫又可化瘀。
作息规律:熬夜堪称健康“杀手”,它损耗肝肾精血,让身体的生物钟紊乱。顺应自然界昼夜节律,早睡早起,每晚保证 7 - 8 小时睡眠,让身体在夜间得以休养,阳气得以潜藏、阴津得以滋养,气血生化有源。
三、精准洞察:中医诊断的独特“密码”
当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中医妇科有着一套缜密的诊断方法。
望诊:资深中医妇科大夫会仔细观察面色,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血虚,而颧红潮热或许是阴虚有热;看舌苔,舌苔白腻多为痰湿,舌红苔黄则常属热证;再根据月经量、色、质,色淡质稀多是虚寒,色深红质稠往往是血热。望口唇色泽、指甲状态等,也能捕捉气血盈亏的蛛丝马迹。
闻诊:通过闻患者的口气、白带气味辅助判断。口气臭秽可能体内有湿热蕴结,白带异味,如腥臭味多与寒湿或湿热下注有关,为辨证提供关键线索。
问诊:详细询问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变化、伴随症状,像有无腹痛、腰酸,腹痛是冷痛、胀痛还是刺痛,饮食、睡眠、二便情况等,全面了解患者生活细节与身体反应,梳理出疾病全貌。
切诊:把脉是中医一绝,通过感受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浮沉、迟数、虚实、弦滑等变化,了解脏腑气血盛衰、病性寒热、病位深浅。如脉象细弱无力常反映气血不足,脉象弦涩可能提示瘀血阻滞。综合四诊信息,中医大夫就能精准判断病因病机,为后续个体化治疗铺就基石。
在守护女性健康的战场上,妇科出血性疾病虽是难缠对手,但中医妇科凭借数千年沉淀的智慧,从预防到诊断,步步为营,为守护女性的身体安康点亮明灯。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用智慧铸就坚实防线,让每位女性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远离妇科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