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8号
胸腰椎后路感染原因及治疗

492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江苏省 无锡市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高羽豪 骨科 医师

胸腰椎后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治疗策略

一 疾病概述

手术切口区感染是脊柱手术经常出现的并发症,文献报道0.7~11.9%的患者出现。有研究表明,无内固定者无内固定0.41% ,有内固定者感染发生率为1.0% ,总体感染发生率为0.5%。其引发原因众多,其主要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慢性疾病、手术类型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必须遵循无菌观念,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等治疗药物,开展微创技术,进行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操作,并进行术后全面化护理,以将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二 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

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患者因素与手术因素两大类。

患者因素主要有:年龄、免疫力系统受损、糖尿病、非手术区域的感染灶、伤口分类、营养不良、吸烟、肥胖、术前住院天数过长、使用激素。

手术因素主要有: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管理、手术时间过长、皮肤准备、外科洗手、手术室环境(通风,消毒等状况)、手术衣和铺巾、手术技术、器械的灭菌监测。

翻修手术、肿瘤手术、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多节段为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三 切口感染诊断

切口感染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切口的红肿,压痛,积液渗出,以及实验室检查如革兰氏染色和培养、ESR、CRP增快、PCT升高等。有文献报道术后平均11天的发现期,局部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全身不适的症状,继而伤口痛,发热,寒战等,体检伤口叩痛,通过局部穿刺和细菌革兰氏确诊。

三 切口感染治疗

预防切口感染是重中之重,主要有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术中处理措施及术前停止吸烟等。常规在术前20min~1h静脉滴注抗生素,组织及血清中药物浓度在手术开始后不久达到有效杀菌浓度,一般认为手术时间>3h术中出血>1.5L术中需追加一剂。术中处理措施主要通过使用微生物密封胶、关闭切口前冲洗、加强手术室管理等实现。有研究表明,关闭切口前用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切口,所用生理盐水总量大于2000ml×手术时间(h)可以降低感染。10%浓度的聚维酮碘液及3%双氧水联合使用冲洗切口可以降低脊柱手术后感染率。

怀疑伤口感染需要及时、积极干预。发现感染,及时标本采取,明确病原菌及敏感抗生素,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尤为重要,必要时需手术治疗。早期外科手术包括切开、冲洗、清创术。手术主要采用彻底清创、闭合冲洗引流。一般冲洗引流7-14天,连续3次伤口引流液培养阴性视为治疗有效。术后根据病原学结果使用抗生素,静脉给予抗生素 4~6 周 ,之后持续给予口服抗生素至 C 反 应 蛋 白 (CRP)下降至正常水平 1 个月以后。

是否取出内固定文献有争论,多数研究认为早期发现的感染应该保留内固定,迟发感染内固定视情况而定。在迟发或复发的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由于多数融合已经比较令人满意,故此时移除置入物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同时,如有植骨应取出植骨材料,因为其无血供来源,易成为感染灶。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