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退行性骨关节病,早诊早治是关键
吴理扬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中医病区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存在继发性骨质增生以及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从而引起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关节肿大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也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目前的医学技术中,退行性骨关节病尚无法彻底治愈,但早期治疗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退行性骨关节病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
1.症状诊断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关节僵硬、关节疼痛以及关节肿大。其中,关节僵硬通常在早晨起床后发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晨僵,在适当活动后能够缓解僵硬感,但在上下楼梯等动作时仍然会感觉到关节活动不灵敏;关节疼痛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典型症状,早期患者会表现于关节钝痛,尤其是关节活动量大时疼痛感会进一步加剧,而在受凉、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加重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肿大表现,常见于膝关节和手部关节的肿大。在前往医院后,医生首先会通过体格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这些症状,从而评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风险。
2.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是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重要方式,常用X线检查。X线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通过X射线的扫描穿透人体组织,能够获取出图像式信息。如果患者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病,在X线扫描中可能会发现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液、骨赘形成、关节边缘增生、软骨囊性变、软骨下骨软化、关节间隙不对称等表现,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表现来诊断退行性骨关节变。
3.实验室检查
如果患者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疑似症状,可以检查血清补体、免疫复合物、蛋白电脉、血常规等检查,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以内,能够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果患者在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同时伴随滑膜炎,在检查中能够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有所升高;如果患者属于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在检查原发疾病时也能够发现异常,比如关节畸形、膝外翻、关节内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等。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是指针对所有患者都适用的治疗方式。首先,医生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尽量减少运动,尤其是爬楼梯、蹲、跳、跑等运动,可以适当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进一步加重对关节的损害。其次,身体负重可能会加重关节损伤,因此医生要引导患者学习使用支具,比如助行器、拐杖、手杖等等,从而降低身体对关节的压力。同时,对于本身存在关节畸形、膝外翻等原发疾病的患者而言,也要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将原发疾病纠正或彻底治愈,能够减少对关节的损伤,从而促进关节康复。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针对性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首选局部药物治疗,在关节疼痛时可以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从而起到镇痛效果。如果患者疼痛感较为严重,也可以选用一些全身镇痛药物,比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其镇痛效果更好。同时,关节腔药物注射也能够起到一定润滑作用,比如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关节在活动中的磨损,从而起到改善疼痛、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3.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方式,不但能够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还能够有效消除疼痛感,包括游离体摘除术、关节清理术、截骨术、关节置换术等等。其中,如果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游离体,可以通过游离体摘除术来改善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关节内存在炎性因子、软骨剥脱物或者增生滑膜,可以通过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从而促使关节恢复活动功能;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也可以接受截骨术或者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医生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地制定手术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患者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并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