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蜇伤科普
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急诊科王水斌
一、认识胡蜂:
(1)分类:胡蜂(马蜂、黄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全球约5000种。
(2)毒素成分:含组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可引发多系统损伤。
(3)活动季节:夏秋季高发,多栖息于野外植物茂密区域。
二、蜇伤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疼痛、红肿、丘疹,严重时出现坏死性溃疡(12-48小时加重)。
(2)全身症状
- 过敏反应(最危险!):
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致死主因)。
- 溶血反应:酱油色尿、腰痛、贫血。
- 肝肾损伤:水肿、少尿、肝功能异常。
- 神经/心血管影响: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
三、紧急处理步骤:
第一步:拔除毒刺
方法:用胶带粘出毒刺(胡蜂一般不留刺,蜜蜂会留刺)。
禁忌:勿用手挤压,以免释放更多毒素。
第二步:清洗与冰敷
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冰敷减轻肿胀。
第三步:药物处理
严重过敏者:立即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需专业人员操作)。
局部外敷:季德胜蛇药调水涂抹。
就医指征:
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疹、意识不清等,立即送医!
四、预防措施:
- 野外防护:穿长袖衣裤,避免鲜艳衣物或香水。
- 遇蜂群应对:
保持安静,缓慢远离,切勿拍打!
被攻击时,用衣物遮盖头颈,趴下减少暴露。
- 勿扰蜂巢:非专业人员切勿自行处理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