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3号
李小姐的高跟鞋下,有纤纤玉足,亦会有外翻的拇趾

469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刘书豪 骨科 主治医师

王建广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李小姐的高跟鞋下,有纤纤玉足,亦会有外翻的拇趾

原创 刘书豪 王建广

https://mp.weixin.qq.com/s/RwVt6NksrUpSsbzC7r0_8A

首发于微信号 足踝健康 工作室

作者:刘书豪 王建广

 

电影《爱情神话》,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仅讲述了老白(徐峥饰演)细腻的上海弄堂生活,更是女性活出自我的人生缩影。

(图源:电影《爱情神话》官方微博)

 

电影中的李小姐(马伊琍饰演)一出场,便是Tibi的套装配上Jimmy Choo的爆款。就如鞋匠所说的那句经典广告语,“每一个女人都应该有一双Jimmy Choo”,高跟鞋让无数女人为之疯狂。然而骨科医生告诉你:李小姐的高跟鞋下,不仅会有纤纤玉足,还会有外翻的拇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拇外翻

 

从专业上来讲,拇外翻是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简而言之,拇趾的外翻角>15º(如下图所示)即可诊断为拇外翻。

 

同时,拇外翻也会伴有下图所示的其他部位的病变等。(从上到下为锤状趾、小趾滑囊炎、扁平足)

    

拇外翻的致病因素分内外因两种。

内因为遗传因素,约七成患者有家族史,五成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

外因则是长期穿尖头高跟鞋,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平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所以说,拇外翻不仅会发生在不穿高跟鞋的女性中,也会发生在男性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3~1:10。

 

拇外翻根据不同的检查有不同的分型方法,最简单的,按照物理检查可分为三度。

Ⅰ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不发生挤压;

Ⅱ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发生挤压;

III度:外翻的拇趾与第二趾相互重叠。

(下图从左到右为Ⅰ~Ⅲ度)

 

那如果真的得了拇外翻,可以只保守治疗不手术吗?

 

首先,保守治疗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减轻局部压力,穿宽松的鞋;

2.消肿止痛;

3.使用矫形工具(如下图);

4.功能锻炼。

 

但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只能减轻症状,不能纠正已发生的畸形

 

 

若是想从根本上纠正外翻及其他病变,最有效的方法还得是手术治疗。而手术的方式有很多种,临床上最常用的术式为Akin术Chevron术

 

Akin术全称为“第一趾骨近节Akin截骨术”,如下图所示,在趾骨内侧楔形截骨,两侧打孔,闭合截骨面,最后固定。Akin术可单独用于纠正趾骨外翻,但多为其它手术后拇趾仍有外翻时合用。

 

 

Chevron术全称为“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如下图所示,是在第1跖骨头内侧作水平位“V”形截骨,开口向近端,截骨后将远端跖骨头向外侧推移3-5mm,切除多余骨质,最后固定截骨面。多适用于轻至中度拇外翻畸形,并伴有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的情况。

 

 

(图源:网上找的)

 

改良Chevron截骨术,是在V形截骨时切除小的楔形骨块,可以旋转关节面,使其更加垂直于跖骨轴线,以改善最终的矫形效果。其适用于跖骨远端关节角(如图所示:DMAA)大于15°的轻中度拇外翻畸形。

 

 

拇外翻的微创治疗,从1991年第一代的Reverdin-Isham技术,经历第二代,使用克氏针临时内固定的Bösch技术,到如今代表性的第三代技术,微创下Chevron截骨联合Akin截骨术(MICA)。(下图为MICA技术治疗拇外翻的正、侧位)

 

(图源:参考文献1)

 

MICA技术,适用于轻、中、重度畸形,关节活动度损失少,并发症与其他经皮手术相比更少,而且术后便可下地负重活动。(下图为使用MICA技术前后对比图)

 

(图源:参考文献2)

 

但截骨时,手术医生也需注意,避免损伤位于拇囊炎隆起背侧的背内侧皮神经。

 

研究报道Bösch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22%,Reverdin-Isham技术为5%~73%,而MICA技术则在0~40%。

研究显示,微创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3%),在专门从事微创手术的单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能与主刀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有关。

 

所以说,找一个靠谱的骨科医生,才是拇外翻治疗的关键哦~

 

参考文献:

  1. 李焱,唐康来.拇外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47):3912-3916.
  2. Del Vecchio JJ, Ghioldi ME. Evolu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Hallux Valgus. Foot Ankle Clin. 2020 Mar;25(1):79-95.

 

https://mp.weixin.qq.com/s/RwVt6NksrUpSsbzC7r0_8A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