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号
骨骼修复通关指南

469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四川省 眉山市 眉山市康复医院

常珂 康复科 主任医师

 

骨折全解析:从急救处理到康复愈合的科学指南

一、什么是骨折?——骨骼的断裂警报

骨折是骨骼因外力、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连续性中断,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核心分类:

1.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伤口外露,易感染,需紧急处理)

闭合性骨折(皮肤完整,损伤多局限于内部)

2.按骨折程度与形态

完全骨折(骨骼完全断裂,如横形、斜形、粉碎性骨折)

不完全骨折(部分断裂,如儿童常见的青枝骨折)

二、骨折的4大常见原因

3.直接暴力:外力直接撞击骨骼(如车祸撞击、跌倒时手掌撑地)。

4.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作用引发骨折(如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导致腰椎骨折)。

5.疲劳性骨折:长期反复应力导致骨骼慢性损伤(如运动员的胫腓骨、足部跖骨骨折)。

6.病理性骨折:骨骼因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肿瘤)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即可断裂(常见于老年人、癌症患者)。

三、骨折的典型症状与危险信号

必须警惕的5大表现

7.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局部按压痛明显。

8.肿胀与淤血:骨折端出血或软组织损伤导致局部肿胀、皮肤淤青。

9.畸形与异常活动:骨骼错位可出现肢体短缩、成角畸形,或骨折处出现反常活动(非关节部位异常弯曲)。

10.功能障碍:肢体无法正常活动(如手臂骨折后无法抬举,下肢骨折后无法站立)。

11.开放性伤口:骨折端刺破皮肤,可见伤口、出血或骨骼外露(需立即处理,避免感染)。

⚠️ 紧急情况(立即就医!)

骨折部位伴肢体麻木、冰凉、苍白(可能血管神经损伤)

脊柱骨折怀疑损伤脊髓(如胸腰椎骨折后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

合并颅脑、胸腹部损伤(如车祸后多处骨折伴昏迷、呼吸困难)

四、骨折的诊断:从查体到影像学检查

12.医生查体:初步判断骨折部位、是否存在错位及神经血管损伤。

13.X线检查:首选检查,明确骨折类型、移位方向(注意:部分细微骨折需加拍CT)。

14.CT/MRI

CT:清晰显示复杂部位(如关节内、脊柱)骨折细节。

MRI:评估软组织损伤(如韧带、半月板)及隐匿性骨折(如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

五、骨折治疗:从复位到康复的阶梯方案

(一)急救处理:现场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15.制动固定:用木板、夹板或衣物固定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避免直接触碰断端)。

16.止血包扎:开放性伤口用干净敷料加压止血,勿随意复位外露骨骼。

17.及时转运:怀疑脊柱、骨盆骨折者,需平抬搬运,禁止抱、背等动作。

(二)专业治疗:复位、固定、康复三步骤

1. 复位(恢复骨骼对位)

手法复位:适用于移位不明显的闭合性骨折,医生通过牵引、按压等手法复位。

手术复位(切开复位):用于复杂骨折(如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需钢板、螺钉等内固定。

2. 固定(维持复位效果)

外固定:石膏、支具、夹板(适用于稳定骨折或术后辅助固定)。

内固定:钢板、钢钉、髓内钉(通过手术植入,用于不稳定骨折)。

3. 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早期(1-2周):骨折部位相邻关节主动活动(如手腕骨折后活动手指),防止关节僵硬。

中期(3-6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及骨折远端关节活动(如下肢骨折后直腿抬高)。

后期(骨折愈合后):逐步增加负重及功能锻炼(如行走、关节屈伸),配合物理治疗(热敷、按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骨折:青枝骨折为主,生长潜力大,需注意骨骺保护,避免畸形愈合。

老年人骨折:多因骨质疏松引发(如髋部、腕部骨折),治疗需兼顾补钙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六、骨折愈合:影响恢复的5大因素

18.骨折类型与部位: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愈合较慢;血供丰富部位(如锁骨)愈合快于血供差的部位(如胫骨干下段)。

19.治疗及时性与正确性:错位骨折未及时复位易导致畸形,固定不当可能延迟愈合。

20.年龄与健康状态:儿童愈合快,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愈合较慢。

21.营养支持:蛋白质(鱼、蛋、奶)、钙(豆制品、绿叶菜)、维生素D(日晒、深海鱼)是骨折修复的关键营养素。

22.过早活动:未愈合时负重可能导致内固定断裂、骨折移位。

七、科学预防骨折的6个关键策略

(一)通用预防

23.防跌倒

家中地面保持干燥,浴室安装扶手,夜间使用小夜灯。

老年人穿防滑鞋,避免登高取物。

24.合理运动

增强肌肉力量(如下肢骨折高危人群练习靠墙静蹲)。

运动前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预防疲劳性骨折)。

25.防治基础疾病

骨质疏松患者需规范补钙、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唑来膦酸)。

肿瘤、甲亢等疾病患者定期排查骨骼健康。

(二)特定人群重点

儿童:避免危险动作(如高处跳跃),运动时佩戴护具(如轮滑护腕)。

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负荷,及时治疗旧伤。

八、关于骨折的3大误区澄清

误区1:骨折后按摩揉擦能消肿止痛事实:可能加重出血和组织损伤,尤其是闭合性骨折早期(48小时内建议冷敷)。

误区2:骨折愈合后钢板必须取出事实:若内固定物无不适、不影响关节活动,老年人或复杂部位骨折(如骨盆)的钢板可终身保留。

误区3:骨折后只能卧床休息事实: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非骨折部位的活动,可预防肌肉萎缩、血栓等并发症。

九、结语:骨折不可怕,科学应对是关键

骨折是骨骼发出的预警信号,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减少后遗症。无论是意外创伤还是病理性骨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补钙、防跌倒),都能帮助骨骼重新强韧如初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