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的健康处方
一、概述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手指(不包括小拇指)的麻木、疼痛、无力。中年女性多见,男性常有职业病史。
二、症状
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最为明显。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夜间可痛醒,适当抖动手腕可以减轻。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大大鱼际的肌肉萎缩。
三、常见原因
1.外源性压迫:由于正中神经的位置最表浅,长期的外力压迫,比如手腕长期与桌面压迫接触,也可引起正中神经的受压。
2.腕管管腔变小:腕横韧带可因内分泌病变(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或伤后疤痕形成而增厚;腕骨骨折、脱位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凸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3.腕管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出现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及伤后血肿、滑膜炎等,都将占据管腔内容积,使腕管内组织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园艺、长期电脑办公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或重复同一动作,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的损伤。
四、辅助检查:
- 腕管综合征的刺激性实验:
① Tinel 征(叩击实验):将患者手腕平放在桌子上,检查者用食指或中指从近端到远端轻叩患者正中神经。
如患者出现拇指、食指和中指有「放电」样麻木感,即为阳性(敏感性 60%,特异性 67%)。
② Phalen’s 实验(屈腕实验):
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 90°,持续 60 秒。
如患者 60 秒内出现桡侧半手指有麻木感或刺痛感,即为阳性(敏感性 75%,特异性 47%)。
③ Reverse Phalen 实验: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背伸 90°,持续 60 秒。
如患者 60 秒内出现桡侧半手指有麻木感或刺痛感,即为阳性
④ Durkan 实验(腕管压迫实验)—— 这是考虑诊断腕管综合征最敏感和特异性的刺激试验(敏感性 87%,特异性 90%)。
将患者手腕平放在桌子上,检查者将三个手指放在腕管上,并压缩这个区域 30 秒。
如果患者 30 秒内出现拇指或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桡半部分(正中神经分布)有刺痛、麻木或感觉改变,即为阳性。
2.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观察正中神经的粗细、压迫等情况,并且确定腕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是否正常,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3.B超
可以观察正中神经的粗细、压迫等情况,并且确定腕部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是否正常,还可以观察手/手腕在不同位置时腕管内结构的变化,经济快捷。
4.电生理学检查
包括神经传导和肌电图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药物治疗: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等。
②夹板/支具固定:腕关节中立位固定。
③局部封闭治疗
④物理治疗:减少腕关节重复的屈伸及旋转活动,从而减轻肿胀和炎症。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且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作用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因素,可分为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相比于开放手术,内镜手术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比开放式技术更早恢复工作,但是价格也更贵。
六、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早期能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通过非手术方法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后症状也会很快缓解,部分症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缓解。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
若不进行正规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手部的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甚至导致手的部分功能永久性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