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的治疗及康复指南
一、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轻微肌腱撕裂或部分断裂(如无显著功能丧失的情况)。
措施:
石膏/支具固定:通过限制活动保护肌腱,促进自然愈合,通常固定时间为3-6周。
药物干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早期可结合超声波、冷热敷等缓解肿胀。
手术治疗
适应症:严重断裂(完全断裂)、开放性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及时手术。
术式选择:
直接缝合:适用于新鲜断裂且断端整齐的情况。
肌腱移植/人工肌腱:用于陈旧性损伤或肌腱缺损者。
术后护理:需严格预防感染,术后24-48小时内开始被动活动以减少粘连风险。
二、康复计划
分阶段康复训练
早期阶段(术后0-4周):
目标:保护修复部位,预防粘连。
措施:佩戴支具固定,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手指/脚趾屈伸),避免负重。
中期阶段(4-8周):
目标:恢复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措施:逐步开展主动活动(如弹力带训练)、水中运动(减轻关节压力),避免剧烈拉伸。
后期阶段(8周后):
目标:增强肌腱强度与功能性运动能力。
措施:引入渐进性抗阻训练(如哑铃握力、提踵)、动态活动(慢跑、跳跃),注意强度与耐受度匹配。
辅助措施
营养支持:增加蛋白质(鱼、瘦肉)和维生素C(猕猴桃、橙子)摄入,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高脂食物。
心理调适:通过心理咨询或家庭支持缓解焦虑,增强康复信心。
并发症预防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肌腱再断裂: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
关节僵硬:早期开展被动活动,结合物理治疗(如按摩、超声波)。
复查与随访
时间节点: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评估肌腱愈合及功能恢复。
检查内容:肌腱张力测试、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MRI/X线)。
三、注意事项
避免复发:康复后需控制运动强度,避免重复损伤;运动前充分热身。
长期管理:保持规律锻炼(如肌力训练)、定期随访,确保远期功能稳定。
通过科学治疗与系统康复,多数患者可恢复关节功能。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