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7号
骨质疏松预警!这些信号你留意了吗?

459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周子景 中医病区 主治医师

 

骨质疏松预警!这些信号你留意了吗

 

周子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中医病区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五十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是骨质疏松。实际上,骨质疏松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趋势。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都会导致钙元素摄入的减少,引发骨质疏松风险。骨质疏松不是突然发生的,这些预警信号,你留意了吗?

骨质疏松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体的骨量在35岁左右时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丢失。大约到50岁左右,骨量丢失的感觉更加明显。打个比喻就是原本牢固的木架被虫子侵蚀后形成大小不同的空洞骨质疏松。年龄的增长、户外活动的减少、骨量的流失让骨骼变得更加脆弱,身高缩水、腰酸背痛、跌倒后易发骨折等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骨质疏松在长时间久坐、久站的情况下会导致关节、腰背等部位疼痛,影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危害骨骼健康,导致身高缩短,弯腰驼背。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跌倒,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

骨质疏松预警信号你留意了吗?

1. 疼痛与不适感

骨质疏松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在出现较为明显的身高变矮之前,骨骼疼痛早已困扰着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现为背部、颈部或关节的持续性疼痛,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在夜间或者凌晨,骨质疏松患者会感觉到无法被精准定位的全身性疼痛,坐立难安,睡不安稳。这主要是因为白天活动量的累积导致的骨骼微损伤。夜间休息时身体对疼痛的感知力增强。骨质疏松病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骨骼结构的变化,让肩膀和腰背部位承受身体主要重量。比如在进行较强体力运动之后,疼痛症状增强。肢体的负重和过度活动也会增加骨质疏松引起的四肢疼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肌肉疲劳、关节炎等引起。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经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短期以周、月为单位,长期可能就是以年为单位。慢性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程度与骨骼结构的破坏性、肌肉疲劳状态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往往被患者忽视,认为是普通的肌肉劳损或疲劳。在没有明显外伤、炎症情况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

2.身高变矮与驼背

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骨骼结构逐渐退化,导致身高变矮和驼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通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事实上,身高变矮和驼背实际上是骨骼结构受损的明显信号。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柱变形和畸形,如脊柱后凸(驼背)和脊柱侧凸(脊柱弯曲)。这些变形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内脏器官,导致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身高明显变矮,或者出现了明显的驼背现象,应尽快进行骨骼健康检查。

3.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髋关节、脊柱和手腕等部位的骨折。轻微的外伤或摔倒都可能造成骨折。例如,一个简单的跌倒可能导致髋部骨折,这种骨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增强骨骼强度、提高跌倒耐受性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定期骨密度检测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风险因素。对于老年人或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2.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充

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合理膳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青少年在骨骼快速生长期一定要保证足够钙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成年人也要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和绿叶蔬菜。

3.适量运动与负重训练

适量的运动特别是负重训练,如散步、慢跑、举重等,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和增强骨密度。此外,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避免长时间卧床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骨质疏松不是突然间发生的,了解并识别骨质疏松的早期预警信号对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以上预警信号,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到医院就诊。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