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7号
肩关节脱位常见分型及复位方法

4571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江苏省 无锡市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杨文杰 急诊外科 主治医师

 

肩关节脱位常见分型及复位方法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发生脱位的关节之一。肩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如跌倒、撞击或运动损伤)导致,表现为剧烈疼痛、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根据脱位方向不同,临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常见分型及特点

1. 前脱位(最常见,占95%以上)

肱骨头脱离肩胛盂向前移位,多因手臂外展外旋时受力(如摔倒时手撑地)引发。患者常呈“方肩畸形”,患侧手无法触碰对侧肩部,即Dugas试验阳性。

2. 后脱位(罕见,约2%-4%)

肱骨头向后移位,常见于癫痫发作、电击伤或直接暴力撞击。症状隐蔽,易漏诊,需通过影像学确认,常以肩关节CT作为首选。

3.下脱位(极少见)肱骨头卡在肩胛盂下方,患肢呈“举手”状,无法放下。

4. 上脱位(极罕见)

多伴随肩胛骨骨折,需紧急处理。

二、复位方法:专业操作是关键

切勿自行复位!错误操作可能加重损伤,导致血管、神经损伤或骨折。以下为临床常用复位方法:

1. Hippocrates法(手牵足蹬法)

患者平卧,医生用脚抵住患侧腋窝,双手牵引患肢并外旋,利用杠杆原理复位。

2. Stimson悬吊法

患者俯卧,患肢自然下垂并悬挂重物(约2-5kg),通过肌肉放松和重力作用逐渐复位。

3. Kocher法

适用于前脱位,通过牵引、外旋、内收和内旋四步复位,需警惕肱骨颈骨折风险。

4. Milch法

患者仰卧,医生外展患肢并轻柔牵引,同时按压肱骨头帮助复位,疼痛较轻。

二、复位后注意事项

1. 固定制动

复位后需用肩关节支具或绷带固定3-4周,避免过早活动导致习惯性脱位。

2. 影像学复查

X光或MRI检查确认复位效果,并排除Bankart损伤(盂唇撕裂)或Hill-Sachs损伤(肱骨头骨折)。

3. 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强化(如钟摆运动、弹力带练习),降低复发风险。

 

肩关节脱位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若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脱位”,可能需手术治疗。日常运动时可加强肩袖肌群锻炼,跌倒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撑地,以降低脱位风险。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