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烫伤的科普
一、烧伤烫伤的定义和原因
·定义:烧伤烫伤是由热力(如火焰、热水、热油等)、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电流、放射线等引起的组织损伤。通常所说的烧伤烫伤主要是指热力导致的损伤。
·常见原因
o生活中的意外:如热水瓶破裂、做饭时热油飞溅、洗澡水过热、玩火等。
o工业事故:在一些工厂中,工人可能会接触到高温设备、蒸汽或化学物质,从而导致烧伤烫伤。
o交通事故:车辆起火、油箱爆炸等情况可能使受害者遭受烧伤烫伤。
二、烧伤烫伤的程度分类
·一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红肿、疼痛,无水疱,一般 3 - 7 天可自行愈合,不留瘢痕。
·二度烧伤
o浅二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如不发生感染,1 - 2 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o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水疱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如无感染等并发症,3 - 4 周可愈合,常留有瘢痕。
·三度烧伤:是全层皮肤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三、烧伤烫伤的现场急救
·冲淋降温:立即用大量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烫伤部位,至少持续冲洗 15 - 30 分钟,以快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
·去除衣物:在冲洗的同时,小心地去除烧伤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强行撕扯,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可以暂时保留,就医时由医生处理。
·保护创面: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保鲜膜等覆盖创面,避免创面受到污染和二次损伤。不要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盐等任何物质,以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还可能导致感染。
·及时就医: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对于二度及以上的烧伤烫伤,或者烧伤烫伤面积较大、部位特殊(如头面部、手部、关节部位等)的情况。
四、烧伤烫伤的治疗与康复
·治疗方法
o创面处理:根据烧伤烫伤的程度和创面情况,进行清创、换药、包扎或暴露疗法等。对于深度烧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痂、削痂、植皮等。
o抗感染治疗:烧伤烫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o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水分、电解质,营养支持等,以维持患者的身体功能和促进创面愈合。
·康复护理
o功能锻炼:在创面愈合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
瘢痕防治:对于可能形成瘢痕的烧伤烫伤,可使用瘢痕贴、瘢痕膏等药物,或采用压力疗法、激光治疗等方法,减轻瘢痕增生。
五、烧伤烫伤的预防
·提高安全意识:了解烧伤烫伤的危害,加强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安全教育,避免意外发生。
·注意生活细节:在使用热水、热油、电器等物品时,要小心谨慎;保持厨房、浴室等场所的清洁和安全,避免滑倒导致热水烫伤;教育儿童不要玩火、玩电。
·遵守操作规程:在工业生产中,工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六、总结
烧伤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有助于在发生意外时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烧伤烫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