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拉伤后的康复需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制定计划,通常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强化期。以下是分阶段的康复指导:
一、急性期(损伤后24-72小时)
目标:减轻疼痛、肿胀,防止进一步损伤。
1.休息:
o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避免过度使用患侧手臂。
o必要时用三角巾或吊带短期固定(不超过2-3天),避免长期制动导致僵硬。
2.冰敷:
o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间隔1-2小时。用毛巾隔开避免冻伤。
3.压迫与抬高:
o用弹性绷带轻微加压包扎,休息时抬高患肢(如垫枕头)。
4.药物:
o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疼痛和炎症(需遵医嘱)。
二、恢复期(损伤后3天-2周)
目标: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
1.轻柔活动:
o钟摆练习:弯腰让患臂自然下垂,顺时针/逆时针画小圈(10次/组,2-3组/天)。
o被动伸展:用健侧手辅助患侧做前举、外展等动作(在无痛范围内)。
2.热敷:
o急性期过后可改用热敷(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3.物理治疗:
o超声波或电疗(需专业医师指导)。
三、强化期(2周后)
目标:恢复力量、稳定性及正常功能。
1.力量训练(无痛前提下):
o弹力带训练:内外旋、前平举、侧平举(每组10-15次,2-3组)。
o徒手练习:靠墙俯卧撑、肩胛骨挤压(增强肩袖肌群)。
2.灵活性训练:
o毛巾拉伸:双手背后握毛巾,健侧向上拉患侧(改善内旋)。
o爬墙练习:手指贴墙缓慢上移(提高前举角度)。
3.功能性恢复:
o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如提轻物),避免突然用力或投掷动作。
四、注意事项
1.避免过早负重:如提重物、打球等,直至疼痛完全消失且力量恢复。
2.疼痛信号:若练习后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加重,需停止并就医。
3.就医指征:
o关节变形、严重肿胀或无法活动。
o持续疼痛超过2周无改善,可能存在肩袖撕裂或韧带损伤。
五、预防再损伤
·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肩袖肌群(如弹力带训练)。
·纠正不良姿势(如久坐圆肩),避免单侧过度负荷。
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进度,严重损伤(如伴随关节不稳)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