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4号
腹痛的诊断与治疗

453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雅安市 汉源县中医医院

曹念棕 急诊科 主治医师

腹痛

 

腹痛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常见症状,但它的成因复杂多样,既可能是轻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急症。正确认识腹痛、及时判断病情轻重,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技能。本文将系统解析腹痛的成因、分类、诊疗要点及日常预防措施。

 

---

 

#### 一、腹痛的生理机制: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腹痛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信号,源于腹腔内脏器或腹壁的异常刺激。当器官受到炎症、缺血、牵拉或化学刺激时,通过神经通路将信号传递至大脑,形成痛觉。

 

疼痛定位的医学意义:

- **上腹痛**:胃、十二指肠、肝胆疾病(如胃炎、胆囊炎)

- **脐周痛**:小肠、阑尾早期病变

- **下腹痛**:结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阑尾炎、盆腔炎)

- **全腹痛**:可能提示腹膜炎或肠穿孔

 

---

 

 二、急性腹痛:必须警惕的"红色警报"

急性腹痛指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的剧烈疼痛,约20%的急诊腹痛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1. 高危疾病警示信号

- **板状腹**:腹部肌肉强直如木板,提示消化道穿孔

- **剧烈绞痛伴呕吐**:警惕肠梗阻或肠扭转

- **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炎的典型表现

- **腰背部放射痛**:可能为肾结石或主动脉夹层

- **育龄女性突发下腹痛**:需排除宫外孕破裂

 

  1. 必须重视的伴随症状

- 持续高热(>39℃)

- 呕血或便血

- 意识模糊

- 血压骤降

- 皮肤巩膜黄染

 

---

三、慢性腹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腹痛,往往提示慢性疾病,需系统排查:

 

| 疼痛特点       | 可能病因               | 诊断线索                |

|----------------|------------------------|-------------------------|

| 餐后上腹灼痛   | 消化性溃疡            | 胃镜发现溃疡灶          |

| 脂肪餐后右上腹痛| 慢性胆囊炎            | 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       |

| 排便习惯改变伴痛| 肠易激综合征          | 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

| 月经周期相关痛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CA125升高,超声见异位灶|

 

**特别注意**:50岁以上新发腹痛患者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建议进行胃肠镜筛查。

 

---

 

四、诊断流程:层层筛查的科学方法

  1. **详细病史采集**:

   - 疼痛性质(绞痛、钝痛、刀割样)

   - 发作规律(持续性、阵发性、与饮食关系)

   - 伴随症状(发热、黄疸、血尿)

 

  1. **体格检查**:

   - 腹部触诊(压痛、反跳痛、包块)

   - 听诊肠鸣音(亢进提示梗阻,消失警惕肠坏死)

   - 特殊体征检查(墨菲氏征、麦氏点压痛)

 

  1. **辅助检查组合**: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感染指标)、淀粉酶(胰腺炎)、尿HCG(排除宫外孕)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首选筛查肝胆胰脾

     - CT:评估急腹症的金标准

     - MRI:适合孕妇及儿童

   - **内镜检查**:明确消化道黏膜病变

 

---

 

五、治疗原则:切忌盲目止痛

**常见误区**:

- 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掩盖病情

- 腹痛就喝热水/热敷(可能加重炎症)

- 认为"拉肚子就好了"延误治疗

 

**规范处理流程**:

  1. 明确诊断前禁食禁水
  2. 建立静脉通路维持生命体征
  3. 针对病因治疗:

   - 抗感染(如阑尾炎)

   - 内镜止血(消化性溃疡出血)

   - 手术干预(肠梗阻、脏器穿孔)

  1. 慢性腹痛需长期管理:

   - 肠易激综合征:低FODMAP饮食

   -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治疗

   - 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胃肠动力药

 

---

 

 六、特殊人群的腹痛特点

  1. **儿童腹痛**:

   - 肠套叠: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

   - 过敏性紫癜:皮疹伴关节肿痛

   - 注意:儿童表述能力差,需观察伴随症状

 

  1. **老年腹痛**:

   - 症状不典型(如心梗表现为上腹痛)

   - 常见病因:缺血性肠病、肿瘤

   - 警惕用药影响(NSAIDs导致消化道出血)

 

  1. **孕妇腹痛**:

   - 孕早期:鉴别宫外孕

   - 孕晚期:警惕胎盘早剥

   - 检查首选超声,避免辐射

 

---

 

七、预防策略:构建"腹痛防御体系"

  1. **饮食管理**:

   - 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 减少高脂、辛辣食物摄入

   - 乳糖不耐受者选择无乳糖制品

 

  1.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限酒(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

   -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

   - 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1. **心理健康**:

   - 压力管理(焦虑加重功能性胃肠病)

   -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肠脑互动

 

  1. **定期筛查**:

   - 40岁以上定期胃肠镜检查

   - 乙肝携带者每6个月肝脏超声

   - 有家族史者提前开始肿瘤筛查

 

---

 

 八、家庭应急处理指南

**可观察情况**:

- 轻微胀痛无其他症状

- 明确原因的慢性病复发(如IBS)

 

**家庭处理措施**:

  1. 记录疼痛特点(开始时间、性质变化)
  2. 暂禁食,小口饮水观察
  3. 测量并记录体温、血压
  4. 准备就医物品(医保卡、既往检查单)

 

**必须就医指征**:

- 疼痛持续加重超过2小时

- 出现意识改变

- 孕妇任何程度的腹痛

- 儿童哭闹不止、蜷缩体位

 

---

 

结语

腹痛不是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既能避免过度紧张,又能及时识别危险情况。记住:当疼痛超出你的认知范围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才是预防腹痛相关疾病的最佳策略。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