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膝盖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需根据骨折类型(如无移位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治疗方式(保守固定或手术内固定)以及个体恢复情况制定计划。康复的核心目标是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逐步恢复正常功能**,同时避免二次损伤。以下是分阶段的康复指导:
---
### **一、急性期(骨折后0-4周)**
**目标**:减轻肿胀、维持肌肉张力、避免关节僵硬。
**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建议,固定期(如石膏或支具)禁止负重或主动屈膝。
- 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缓解肿胀和疼痛。
**训练内容**:
- **踝泵运动**
- 活动脚踝,缓慢做勾脚(背屈)和绷脚(跖屈),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 每组10-15次,每日多次。
-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仰卧位,膝下垫毛巾,用力将膝盖向下压紧毛巾(激活大腿前侧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
- 每组10次,每日3组。
- **直腿抬高**(如医生允许)
- 仰卧位,健侧膝屈曲,患侧腿伸直缓慢抬高至30°,保持5秒后放下。
- 避免腰部代偿,初期可辅助支具固定。
---
### **二、中期(4-8周,骨折初步愈合后)**
**目标**: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ROM),增强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
- 需医生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后开始屈膝训练。
- 避免暴力屈膝或突然负重。
**训练内容**:
- **被动/主动膝关节屈曲**
- 坐于床边,健侧腿辅助患侧缓慢屈膝(角度由小到大,初期不超过90°)。
- 每次保持10秒,每日3组。
- **靠墙滑腿训练**
- 仰卧位,双脚贴墙,缓慢向下滑动(屈膝),控制疼痛范围内角度。
- **抗阻训练**
- 弹力带辅助:坐位,将弹力带固定于脚底,缓慢伸膝对抗阻力。
- 每组10次,每日2组。
---
### **三、恢复期(8-12周后)**
**目标**:强化肌力、恢复平衡和功能性活动(如上下楼梯)。
**训练内容**:
- **静蹲**(靠墙蹲)
- 背部贴墙,屈膝角度由30°开始(不超过90°),保持10-30秒。
- **单腿站立平衡训练**
- 扶椅背或墙面,患侧腿单腿站立,逐步过渡到闭眼训练。
- **台阶训练**
- 上下低台阶(10-15cm),控制速度,避免膝盖内扣。
---
### **四、注意事项**
- **疼痛管理**:训练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加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 **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需医生评估后逐步进行)。
- **疤痕松解**(术后患者):若切口粘连,可轻柔按摩疤痕周围组织。
---
### **五、重返运动标准**
需满足以下条件(通常需3-6个月):
- 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屈曲≥120°)。
- 股四头肌肌力达到健侧的80%以上。
- 无疼痛、肿胀,能完成单腿跳等动态测试。
**提示**:康复计划需由骨科医生或康复师个性化调整,定期复查X光确认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