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6号
羽毛球运动时出现脚扭伤的处理

442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北省 武汉市 中部战区总医院

余挺 疼痛科 主治医师

 

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正是健身好时节。

近年来,羽毛球被誉为体制内第一运动,是全身运动的一种,在医疗领域的诸多研究中均指出挥拍类运动是对心脑血管益处极大以及降低全因死亡率的运动。

但是因羽毛球运动属于竞技体育运动类,具备较强专业性以及运动特点。羽毛球运动特点每回合对抗时间短,但需要瞬间加速、急停、跳跃等高强度动作,随后伴随短暂休息,属于典型的 无氧代谢主导 运动。能量消耗大:一场高水平单打比赛可消耗500~1000千卡热量,心率常达160~200/分钟。覆盖全场的小范围位移。羽毛球场地虽小(单打13.4×5.18米),但需频繁进行 前后场冲刺、左右横移、对角线跑动,步法要求精细(如并步、交叉步、垫步)。击球动作需适应高、中、低不同空间位置(如扣杀、平抽、挑球),对 身体协调性 和 空中平衡能力 要求极高。手腕与手指的极致操控,通过手腕“闪动”和手指“捻动”实现精准发力,可打出搓球、勾对角、劈吊等细腻技术,要求 小肌肉群高度灵敏。

击球动作隐蔽性强:高水平选手可通过相似动作准备姿势(如高远球与劈杀)迷惑对手,提升战术欺骗性。战术策略复杂多变,攻防转换迅速

需根据对手站位、球速、旋转等实时调整战术,如“拉开突击”“守中反攻”“压底线结合网前”。心理博弈关键:通过落点控制(如重复落点、空当攻击)消耗对手体力或打乱节奏,考验 预判能力 和 决策速度。对体能和关节的高负荷,下肢冲击频繁

急停急起、跳跃落地(如杀球后)易对 踝关节、膝关节 造成冲击,需强化下肢力量与稳定性(如深蹲、弓步训练)。肩肘腕易劳损:大力挥拍和频繁发力易导致肩袖损伤、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需注意动作规范与肌肉放松。

 

所以在打完羽毛球的过程中突然扭伤脚是时常发生的小插曲,如何快速处理以及加速康复是本文的重点讨论内容扭伤后最需要的是立即处理,防止伤情加重。我应该先确认应急处理的关键步骤,比如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处这些基本点。可能还要提醒受伤者避免继续运动或者负重,这点很重要,因为有些人可能觉得还能坚持,但这样会加重损伤。接下来,冰敷的时间和方法需要注意,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避免直接冻伤皮肤。可能需要用毛巾包裹冰块。然后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抬高患肢要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如果出现症状严重,比如无法承重、剧烈疼痛、明显畸形等,应该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断裂的可能。特别是如果听到“啪”的响声,或者脚踝不稳定,可能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但是立刻热敷或者揉搓患处,这些都是错误的,需要指出避免这些行为。同时,及时使用护具或支具保护,可能对病情很大帮助。

 

总结起来,应该分步骤说明应急处理措施,然后注意事项,最后就医的情况。确保用户能清晰明了地按照指导操作,同时知道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故下文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急性处理预案供大家参考

一、急性期处理原则(损伤后24~48小时)遵循 R.I.C.E. 原则,并配合适当保护措施:

Rest(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避免患脚继续负重或活动,防止二次损伤。使用拐杖或护具(如踝关节支具)辅助行走,减少关节压力。

Ice(冰敷)伤后立即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冷冻物品),敷于肿胀疼痛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持续24~48小时。

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毛巾双层隔断,防止冻伤;急性期切勿热敷!

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如弹力绷带或运动贴布)从脚趾向小腿方向螺旋式缠绕,适度加压以减少肿胀。要点:包扎松紧适中,若出现肢体麻木、发紫需立即松解。

Elevation(抬高患肢)平躺时将受伤脚踝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如用枕头支撑),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二、辅助措施药物缓解:

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遵说明书或医嘱,避免空腹服用。

三、保护制动:

严重扭伤可使用踝关节护具或支具临时固定,防止关节异常活动。禁止热敷、按摩或揉搓:急性期热敷或揉捏会加重出血和肿胀。酒精:饮酒会扩张血管,加剧炎症反应。勿过早活动:强行活动可能延长恢复时间,甚至转为慢性损伤。

四、何时需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可能存在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需立即就诊:完全无法承重,或关节明显畸形。剧烈疼痛且48小时内无缓解,或疼痛持续加重。肿胀异常严重,皮肤出现大面积青紫。扭伤时听到“咔嗒”声,或关节稳定性差(如感觉松动)。伤后72小时仍无法正常活动关节。

康复期注意事项

急性期后(48小时):若肿胀减轻,可逐步进行无痛范围内的踝关节活动(如脚趾画圈、轻度背屈)。逐步恢复训练: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力量训练(弹力带抗阻)以预防再次损伤。重返运动:需确保关节无痛、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避免过早高强度运动。

总结

及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是踝关节扭伤康复的关键。若症状轻微,按RICE原则处理后通常1~3周可恢复;若持续不愈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通过X光、MRI等检查排除严重损伤。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