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4号
小针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经验分享

440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吉林省 吉林市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侯佳栋 疼痛科 主治医师

小针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经验分享

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此类疾病特点:起病急骤,痛疼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度痛苦,今日分享一下我对此疾病的治疗的心得体验。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带状疱疹,该疾病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病因病理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针刀医学认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和皮肤的特性,易潜伏于人体,导致的电生理线路电流量的改变若处在人体能调节的范围内,可不发病。当人体由于长期不正确姿势导致的脊柱疲劳性损伤、积累性损伤、日常生活中的隐蔽性损伤等,使脊柱区带软组织损伤或骨关节移位、造成沿相应节段的感觉神经受压、牵拉、卡压,从而导致该感觉神经支配区电生理线路系统电流量异常增加、毫线终端电流受阻,表现出沿神经分布区的疱疹性改变。此外,药物性损害,害性损伤等都可进一步激活以前人体已处隐蔽异常状态的电生理线路,此时,电流量异常增加,也可导致疱疹病毒活跃,使电生理线路毫线终端电流受阻,形成皮肤损害。

患者陈某,男性,70岁,笔者工作医院超声科护士的父亲,6个月前出现腰部,腹部大量簇集样疱疹,并伴有剧烈刀割样疼痛,VSA评分8分,查体时触及局部皮肤可诱发剧烈疼痛,于诊所行抗病毒对症治疗,此后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结合疱疹后陈旧瘢痕走形区域判断,受损神经为T10,T11神经受损.

    根据针刀医学这三方面的理论,以及从带状疱疹发病部位来确定相应的支配神经的定位,我们就可以通过针刀和适当的配合药物,来纠正相应神经受牵拉、卡压,或电生理线路电流量过于增加的问题,使疱疹得到根本性的治疗。

    给予指定治疗计划:以病变的椎体棘突为中心,在其于上、下一椎体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各定一点,并在此两点旁开各2~2.5cm处,各定四点,共六点,中间的两刀进针时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达椎管外3~5mm,然后掉转刀口线90°,在棘间韧带用切开剥离法,将其切开2~3刀。旁边的四针,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深度达肋骨横突骨面,然后将针刀小心移至肋横突关节,微微转动刀口线,将肋横突关节囊切开2~3刀。如在脊柱区带范围内能触到压痛,结节,条索样改变者,让病人俯卧位,在其压痛点,或结节,条索处定若干点,在定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均和人体,纵轴平行深度达肋横突关节面,如在棘突间的深度在椎管外3 mm以外,各点针刀达相应深度后,疼痛的点进行纵行切开剥离或横行剥离即可,有结节和条索者,则进行纵行切开法或疤痕刮除法。针刀治疗结束后给予脊神经组织治疗,每日1次,总疗程15天.疼痛症状明显好转.VAS评分4分.

治疗后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劳累过度可使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2、注意保暖。3、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如,牛肉、羊肉、鱼肉、葱、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等含有)、大酱类、蒜薹,圆葱.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侯佳栋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