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外伤处理
一、擦伤
1.定义 • 皮肤的表皮和真皮被擦破,伤口少量的出血或渗血现象
2.治疗 • 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物。
• 碘伏消毒,小伤口暴露空气中干燥,较大伤口或易摩部位
可用无菌纱布包扎。
• 无需使用抗生素。
• 如果出现红肿、流脓,可能伤口感染,需及时就医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更换敷料。
• 伤口深或面积大,或无法清除的异物,建议及时就医。
二、切割伤
1. 定义 • 皮肤被锋利的器物切破,造成皮肤及深层组织损伤,可能涉及肌肉、肌腱、血管或神经。
2. 治疗 •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块直接压迫伤口5-10分钟止血。
•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污物。
• 小伤口可用碘伏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无菌纱布包扎。
• 大或深伤口,出血不止,或位置在关节处伤口,则应该立即就医。
• 进行清创缝合手术。缝合术需在6-8小时内进行,时间过长不建议行缝合术。
• 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 伤口污染较重,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更换敷料。
三、刺伤
1. 定义 • 尖锐物体(钉、针、木刺、玻璃等)刺入皮肤和深层组织造成的损伤。伤口小而深。
2. 治疗 • 表浅的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深部刺伤、动物咬伤或锈铁钉致伤必须就医。
• 如表浅有异物用消毒镊子取出,深部异物需就医。
保持伤口开放或覆盖透气敷料,一般不推荐缝合;但如面部刺伤、大血管损伤,可考虑缝合。
• 一般建议就医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尤其金属/泥土污染者。
• 伤口污染较重、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抗生素治疗。
• 如果是人或动物咬伤则还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四、挫伤
1. 定义 • 指跌倒、撞击、运动等外力作用于软组织,导致皮下血管破裂、组织水肿或血肿形成,但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的闭合性损伤。
2. 治疗 急性期处理(24 -48小时内)
• 减少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可局部冷敷,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达到止痛和止血的目的。
• 可以弹性绷带适度加压较少出血,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 挫伤部位在四肢可以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 较重者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恢复期处理(48小时后)
• 局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 可外用红花油等药物涂擦。
• 口服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地奥司明或迈之灵或活血化瘀中成药。
• 局部红外线或超声波理疗。
• 若血肿较大且波动感明显,可无菌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
• 如肿胀疼痛持续加重,肢体麻木、苍白或脉搏减弱,要警惕骨筋
膜室综合征,需急诊手术切开引流。
• 淤青范围扩大或发热,怀疑骨折或韧带损伤,需及时就医。
• 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处理,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