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5号
肾病的中医养护与调理指导

4339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四川省 宜宾市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冰宣 肾病内科 主任医师

肾病的中医养护与调理指

 

一、中医视角下的肾病认知

 

中医理论将肾脏称为"先天之本",认为肾藏精、主水、纳气,与人体的生长、生殖、代谢功能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提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强调肾脏在维持水液平衡、调节内分泌的核心作用。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在中医范畴多属"水肿""虚劳""腰痛"等证候。

 

肾病的发生常与以下病机相关:

脾肾阳虚:运化失司导致水湿内停,出现眼睑浮肿、按之凹陷不起

肝肾阴虚:虚火内炽引发口干咽燥、血压升高、夜尿频多

气阴两虚:既有神疲乏力等气虚表现,又有口渴喜饮等阴虚症状

湿热瘀阻:湿毒蕴结下焦,表现为尿少色黄、腰部刺痛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肾病患者的舌象多呈现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常见沉细或弦滑。通过四诊合参,中医可针对不同证型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

 

 

二、饮食调养:药食同源的智慧

(1)优质蛋白的选择

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代偿期:每公斤体重0.8-1.0g(如60kg成人每日约50-60g)

失代偿期:每公斤体重0.6-0.8g

 

宜选用优质低蛋白食材:

动物类:鲫鱼(利水消肿)、鸭肉(滋阴清热)、鸡蛋清(高生物价)

植物类:黄豆(需配合茯苓健脾)、黑豆(补肾利水,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特色食疗方

玉米须茶:干品30g煎水代茶,每日2次,利尿消肿

黑芝麻核桃糊:黑芝麻30g+核桃仁20g+山药粉15g,补肾填精

冬瓜赤小豆汤:带皮冬瓜500g+赤小豆30g,适合晨起水肿

 

 

三、中药调理:辨证用药原则

 

(1)经典方剂应用

 真武汤(附子9g+茯苓15g+白术12g等):适用于畏寒肢冷、水肿明显者

六味地黄丸(熟地24g+山茱萸12g+山药12g等):调理肝肾阴虚型蛋白尿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g+桂枝9g+芍药9g等):改善肾性贫血与畏寒

 

(2)单味药现代研究

大黄:生大黄粉装胶囊(每日0.5-1.5g)可降低血肌酐

雷公藤多苷:需严格监控肝肾功能,控制剂量在1-1.5mg/kg·d

虫草制剂: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调节免疫功能

 

(3)外治疗法

药浴方:麻黄30g+桂枝30g+细辛15g,煮沸后熏蒸双下肢

穴位贴敷:吴茱萸粉调醋贴敷涌泉穴,每晚8-10小时

艾灸疗法:隔姜灸关元、气海、命门,每穴3壮,每周3次

 

 

四、生活管理要点

(1)起居调摄

 寅时(5-7点)起床,顺应阳气升发

戌时(19-21点)热水泡脚,加入艾叶15g+红花10g

避免熬夜(夜间11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

 

(2)运动处方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每日晨练)

太极拳云手式(改善气血运行)

贴墙蹲训练(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脚跟贴墙,每次3分钟)

 

(3)情志调理

运用五行音乐疗法:

 角调式(《胡笳十八拍》)疏肝理气

宫调式(《十面埋伏》)健脾和胃

每日聆听30分钟,音量控制在45分贝以下

 

 

五、特别警示与注意事项

绝对禁忌:

 马兜铃酸类中药(关木通、广防己等),含朱砂、雄黄的矿物药,民间偏方中的"秘方药酒"

 

病情监测:

 晨起测量血压(目标<130/80mmHg),记录24小时尿量(正常1000-2000ml)

 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中西医结合要点:

 激素治疗期配合玉屏风散减少感染风险

 透析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改善营养状况

出现恶心呕吐时及时调整中药煎煮方式

 

重要提醒:本文所述方案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实施。慢性肾病发展隐匿,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就医:尿量突然减少(<400ml/日),血肌酐短期内升高>30%,胸闷气促伴不能平卧

 下肢瘀斑或鼻出血不止

 通过系统化的中医调理,配合规范西医治疗,可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记住,肾脏养护是场持久战,贵在持之以恒的生活管理。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