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骨骼健康危机**
## **引言**
颈椎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健康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颈椎病患病率已达17.3%,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3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从1996年的8.7%上升到2016年的25.6%。作为骨科医生,我经常接诊因长期伏案工作或沉迷手机而导致颈椎问题的年轻患者。
本文将系统介绍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现代文明病",并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 **一、颈椎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 支撑头部重量(约5kg)
- 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 提供头部活动范围(前屈45°,后伸45°,侧屈45°,旋转60°)
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脱水、退变,这是颈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 **二、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 退行性改变**
- 椎间盘脱水、高度降低
- 椎体边缘骨赘形成
- 韧带肥厚、钙化
### **2. 生物力学改变**
- 长期低头使颈椎负荷增加
- 肌肉劳损导致稳定性下降
- 异常应力加速退变进程
### **3. 微循环障碍**
- 椎动脉受压影响脑供血
- 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水肿
## **三、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 **不可控因素**
- 年龄(40岁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 性别(女性更易患病)
- 先天发育异常(如椎管狭窄)
### **可控因素**
- 不良姿势(低头、驼背)
- 缺乏运动
- 枕头高度不合适
- 颈部受凉
- 长期精神紧张
## **四、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 **1. 局部症状**
- 颈部僵硬、疼痛
- 活动受限(转头困难)
- 弹响感
### **2. 神经症状**
- 上肢放射性疼痛
- 手指麻木(常见于拇指、食指)
- 精细动作障碍
### **3. 血管症状**
- 头晕(与体位相关)
- 视物模糊
- 突发性晕厥
### **4. 全身症状**
- 头痛
- 失眠
- 记忆力减退
## **五、颈椎病的诊断方法**
### **1. 体格检查**
- 压痛点检查
- 神经功能评估
- 特殊试验(Spurling试验、Hoffmann征)
### **2. 影像学检查**
- X线:观察骨性结构
- MRI:评估软组织病变
- CT:明确骨性压迫
### **3. 鉴别诊断**
需与肩周炎、腕管综合征、梅尼埃病等相鉴别。
## **六、颈椎病的阶梯治疗**
### **1. 保守治疗**
- 药物治疗(NSAIDs、肌松药)
- 物理治疗(牵引、理疗)
- 中医治疗(针灸、推拿)
- 运动康复(麦肯基疗法)
### **2. 微创治疗**
- 神经阻滞
- 射频消融
- 椎间盘臭氧治疗
### **3. 手术治疗**
适应证:
- 保守治疗无效
- 进行性神经损害
- 严重脊髓压迫
术式选择:
- 前路减压融合术
- 人工椎间盘置换
- 后路椎管扩大术
## **七、颈椎病的预防策略**
### **1. 姿势管理**
- 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
- 使用手机时举至视线水平
-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2. 运动保健**
- 颈部肌肉强化训练
- 游泳(尤其蛙泳)
- 瑜伽(避免过度后仰)
### **3. 生活调整**
- 选择合适的枕头
- 注意颈部保暖
- 定期起身活动
## **八、常见误区解析**
- "颈椎病就是脖子疼":实际上可能表现为多种症状
- "骨刺必须手术切除":无症状骨刺无需处理
- "按摩能治好颈椎病":暴力按摩可能加重病情
- "年轻人不会得颈椎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 **结语**
颈椎病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建议从年轻时就开始关注颈椎健康。如果出现持续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记住:保护颈椎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支柱"。
**参考文献**
- 中国颈椎病诊治指南(2022版)
- 《脊柱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