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的发生与急救
- 疝气(Hernia)是内脏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处或缺损突出形成的异常隆起,常见于腹股沟、脐部、切口等部位。以下是关于疝气的发生机制、症状及急救措施的详细说明:
- 疝气的发生原因
- 腹壁薄弱或缺损
- 先天性因素(如腹股沟管未闭锁、脐环闭合不全)。
- 后天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年龄增长导致肌肉退化)。
- 腹压增高
-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
- 重体力劳动、举重、妊娠、肥胖或腹水。
- 其他诱因
- 常见类型与症状
- 腹股沟疝(最常见)
- 脐疝
- 切口疝
- 嵌顿性疝(急症!)
- 疝内容物卡压无法回纳,表现为剧烈疼痛、红肿、呕吐,可能引发肠梗阻或坏死。
- 急救措施(针对嵌顿性疝)
- 立即就医
- 嵌顿疝需在6小时内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
- 急救前注意事项
- 禁止强行回纳:可能导致肠管破裂或感染扩散。
- 平卧放松:尝试垫高臀部,部分疝可能自行回纳。
- 禁食禁水:为可能的手术做准备。
- 缓解症状
- 冰敷隆起处减轻肿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可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但避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 治疗与预防
- 手术治疗
- 疝修补术: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微创手术(放置补片加固腹壁)。
- 紧急手术:嵌顿疝或绞窄疝需立即手术。
- 预防措施
- 控制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
- 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必要时使用疝气带(临时措施)。
- 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如平板支撑),但避免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 何时需紧急就医?
- 疝块突然增大、变硬、无法回纳。
- 伴随剧烈腹痛、呕吐、发热或便血。
- 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提示可能感染或坏死。
- 注意:疝气无法自愈,拖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即使无症状的小疝也建议尽早评估手术,以防突发嵌顿风险。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