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防治及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 的应 用
一、 概述
人的一生中,骨骼在不断的变化,青少年时期成骨细胞的活性大于破骨细胞的活性,骨骼变的强硬,至30岁时达到高峰,40岁以后,破骨细胞的活性大于成骨细胞的活性,骨的丢失多于骨的形成,骨骼变的脆弱,易发生骨折。骨的丢失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当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骨骼的微细结构遭到破坏,脆性增加,并出现相应症状,如驼背、全身骨关节疼痛及易发生骨折时,称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以绝经后的妇女多见。随老年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症病人亦逐年增加。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二、发病原因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机理也在逐渐阐明,目前认为主要病因包括种族、遗传、性别、年龄、激素水平的调控、营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有关。如:黑种人对骨质疏松的易感性明显低于白种人和黄种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低,即使发生,他们的症状也明显轻于其他人种。女性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骨丢失的速度却高于男性,特别是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活动量小、体瘦、长期服用激素的人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骨质疏松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当病变发展一定程度,病人可出现腰背痛,骨关节痛,驼背,身材变矮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以胸腰椎、股骨颈、转子间、腕部等处骨折多见。
由于骨质疏松症病人破骨细胞的活性强,骨骼中的钙磷溶于血液中,因此血液中钙磷的浓度多表现为正常,但骨代谢指标异常。应用X线、CT扫描等检查帮助诊断,目前常用的也是较准确的检查仪器为骨密度测量仪。
四、预防及治疗
骨质疏松应以预防为主,出现症状时应加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多食用富钙食品,每天的钙摄入量不少与1千毫克等。绝经前后的女性可适当预防性补充雌孕激素和钙剂。
骨质疏松基 础 预 防 措 施
1.健康的生活习惯 2.平衡膳食 3.阳光、运动
4.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摄入 5.乐观的情绪
骨 质 疏 松 的 药物 治 疗
抗骨吸收药物: 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类药物
促骨形成药物: 氟化物
基础治疗药物: 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骨 质 疏 松 症 的 治 疗 目 标
解除各种急、慢性疼痛
预防骨折发生 1.提高骨强度 2.避免跌倒和损伤 3.改善骨质量,纠正异常骨重建
当病人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传统治疗须卧床2—3个月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病人长期卧床可出现褥疮,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炎等并发症。手术痛苦大,且易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导致手术治疗失败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
此手术是在X光透视下(最好应用CT做配合),经皮肤、椎弓根向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
特点
1.迅速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也可以迅速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顽固性疼痛,2.增加椎体的强度
3.操作简单,安全,属于微创手术。
4.术后1天病人就可下地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也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来的痛苦。
那些病人适合做此治疗
1、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椎体肿瘤. 椎体血管瘤等椎体病变。它可以杀死肿瘤细胞,解除疼痛,增加椎体强度,防止椎体塌陷,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