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告诉你崩漏如何应对
崩漏指的是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崩漏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在中医学角度,其病因多样,常见的有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这些因素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从而引发崩漏。
那我们怎样知道是否发生崩漏了呢?
一、看出血量
正常月经量为20 - 60ml。一般可以通过卫生巾的用量来大致估计,正常情况下,每次月经期间使用的卫生巾数量大约为10 - 20片(日用卫生巾浸透约10 - 15ml)。
崩中:出血量较多,往往超过80ml。严重时可出现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甚至可能达到数百毫升,可导致女性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甚至休克。
漏下:出血量较崩中少,但也多于正常月经量,通常持续少量出血,可能每天浸透卫生巾1 - 2片,但出血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甚至数月。
二、看出血时间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周期一般为21 - 35天,平均28天。经期持续时间为2 - 7天,多数为3 - 5天。
崩中:发病急骤,出血突然增多,没有正常的月经周期规律,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出血可能会持续不断。
漏下: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出血持续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绵延不绝,可时多时少,断断续续地出血数周、数月。
崩漏的病因较为复杂,
一,西医学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由精神,体重,运动等因素引起),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2,器质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等
3,全身性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中医学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
2、脾虚
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
3、血热
实热,比如过食辛辣温燥之品,或情志内伤,肝郁化火,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而致崩漏。虚热,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亏,或多产房劳,耗伤精血,阴虚内热,虚火内扰冲任,血海不宁。
4、血瘀
情志内伤,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又感寒、热、湿邪,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根据不同的病因、症状和体质,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一、中药辨证论治
肾虚证者,采取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或温肾助阳,固冲止血。脾虚证者,采取补气摄血,固冲止崩的方式。血热证者,可以采取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或滋阴清热,固冲止血。血瘀证者采取活血祛瘀,固冲止血等方法。
二、西药治疗
包括:止血药物使用,通过促进凝血因子生成,增加血小板数量及功能,收缩血管,抗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起到止血效果;性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通过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或增强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减少出血量,还包括调整月经周期等方式。
三、手术治疗
包括;刮宫术或者子宫切除术,主要是针对已婚、药物治疗无效或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和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药物治疗无效且存在严重贫血或其他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崩漏患者。
崩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并注意多方面事项,这对于病情的控制、身体的恢复都非常重要,以下从生活起居、饮食、情绪、治疗配合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对此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生活起居
·注意休息:崩漏会导致身体失血,患者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盆腔充血,减少出血。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防止感染。经期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
·适当运动:在病情缓解期,可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崩漏复发或加重。
饮食调节
·营养均衡: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身体因失血而流失的营养物质。
·根据体质和病情调整饮食
o肾阴虚者:可多食用滋阴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枸杞、百合等。
o肾阳虚者:宜选择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韭菜等。
o脾虚者: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薏米等。
o血热者:避免食用辛辣、温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羊肉等,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凉血的食物,如莲藕、荸荠、梨等。
o血瘀者:可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桃仁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血瘀。
·控制出血期间的饮食量:出血期间,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调整饮食摄入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增加肠胃负担。如果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等,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加重崩漏的症状。患者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寻求家人支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患者可以与他们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治疗配合
·遵医嘱按时服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可能包括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
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经期和出血期间,要注意腹部和足部的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引起子宫收缩,加重出血症状。
·避免不良刺激: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毒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