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9号
近视眼防控知多少

986

当前排名

1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河南省 开封市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王永毅 眼科 主任医生

近视眼防控知多少

    近视在眼科就诊人数中占比高,不仅是个人、家庭问题 ,也是全社会关注 近视眼防控知多少?

    近视在眼科就诊人数中占比高,不仅是个人、家庭问题 ,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呈现总体高发、低龄化特点。近年来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率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高度近视率高达10~20%(轻度近视:≤ -300度;中度近视:-325度 ~ -600度  ;高度近视:> -600度;超高度近视:> -1000度)  。国家多部委,多次、联合发布关于近视防控相关文件,规定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学生双休日等,皆有意强调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的问题。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呈现总体高发、低龄化特点。近年来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率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高度近视率高达10~20%(轻度近视:≤ -300度;中度近视:-325度 ~ -600度高度近视:> -600度;超高度近视:> -1000度)  。国家多部委,多次、联合发布关于近视防控相关文件,规定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学生双休日等,皆有意强调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

    近视的原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和行为相关,儿童、青少年眼轴处于快速生长期,易受环境和行为的影响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知晓了定期眼科检查的必要性。近视防控相关知识有赖于家长、学校共同监督落实。

 一,青少年眼球发育特点

    眼球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婴儿期(眼轴较短,出生约16~18mm)到成年期,眼球的长度(眼轴)和屈光状态会不断变化。  

儿童期:(关键期6~12岁)是眼轴(眼球前后径)发育的敏感期,正常眼轴约22~24mm,近视者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加深约300度。  

    现代儿童在眼球发育未稳定时(通常18岁后趋于稳定),已面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需求,导致眼轴过度生长。

 

二、预防措施

  1. 科学用眼习惯

(1)采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

(2) 避免不良姿势: 不躺着或趴着看书,调整屏幕高度与视线平齐。

(3)正确的握笔姿势: 三指执笔法(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笔杆(避免拇指与食指重叠),中指第一关节内侧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支撑手掌稳定。笔杆倾斜约45°~60°,避免垂直或过度倾斜。手腕放松,不要勾腕或压腕,保持自然书写。

(4)“三个一"原则(一尺、一拳、一寸):

    一尺(眼睛离书本距离):距离越近,眼睛调节负担越重,长期易导致近视。让孩子手臂自然伸直,指尖刚好碰到书本边缘(约33cm)。

     一拳(胸口离桌子边缘一拳距离): 坐直后,用拳头(约10cm)测量胸口与桌边的距离。

    一寸(握笔手指离笔尖约3cm): 握笔太低会遮挡视线,导致歪头、凑近书本。用食指第一关节到指尖的长度(约3cm)作为参考。

(5)减少屏幕及阅读时间:        儿童单次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15分钟,每日累计不超过1小时,阅读时间建议单次≤40分钟,年龄越小时间越短。

(6)勿在路途或在晃动的车上阅读,避免增加眼睛负担。

  1. 增加户外活动

 (1)每日2小时以上:实验证明,自然光照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阴天也有效。(家校协同:家长需配合学校落实,含校内1小时)。  

 (2)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3小时户外活动。

  1. 优化用眼环境

   充足光照:读写时使用双光源(房间顶灯+台灯),避免眩光和阴影。

  1. 均衡饮食

 (1) 适当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DHA(深海鱼)、叶黄素(蛋黄、玉米)等。

(2)均衡饮食:控制高糖食品摄入,避免血糖波动影响巩膜弹性。

5.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短(<8小时/天)影响褪黑素分泌,打乱眼球昼夜节律调控,促进近视发展。

6.加强体育锻炼

   建议培养一项体育爱好,既强身又利于眼睛适当休息。

  1. 定期视力监测

 (1) 学龄儿童:每3-6个月检查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2)高危人群:父母近视者,3岁起定期筛查。

 

三、控制进展

    经过医学验光(散瞳)确诊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注意预防近视度数的进展。

  1. 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单光镜片)精准验光,及时调整度数(欠矫可能加速近视)。

(2)角膜塑形镜(OK镜):夜间佩戴,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600度以内,需严格护理。

(3)周边离焦眼镜: 延缓部分青少年近视进展,需专业验配。

  1. 药物干预

(1)低浓度阿托(0.01%):有一定延缓近视进展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眼压、复查眼部情况。

(2)联合疗法:低浓度阿托品与OK镜或离焦镜联合应用。

 

四、常见误区

(1)戴镜加深近视:错误。正确配镜可减少视疲劳,避免调节紊乱。

(2)长期戴镜导致眼球前突:错误。轴性近视即眼轴过长所致,而不是戴镜所致。

(3)护眼模式万能: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不能抵消长时间用眼的危害。

(4)蓝光眼镜必要:尚无充分证据支持其预防近视作用,可能影响色觉。

(5)警惕虚假宣传:国家已叫停“近视治愈”类广告,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矫正。  

 

五、特别提示

(1)婴幼儿期预防:2岁前避免电子屏幕,3岁前不建议学习类用眼。

(2)高度近视警惕:近视超600度者需每年检查眼底,防范视网膜病变。

    近视防控需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甚为重要。近视不可逆,但可防可控。家长应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关注孩子眼健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