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9号
AED是什么?

4215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广东省 深圳市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李家豪 急诊科 医生

AED是什么?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中文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用于抢救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患者。它能够自动分析心律,并在需要时通过电击(除颤)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一、AED的核心作用

 

  1. 识别可除颤心律  

   - AED会自动检测患者心律,判断是否为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或无脉性室速(Pulseless VT)——这两种心律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需立即电击。

  1. 指导电击或心肺复苏(CPR)

   - 若需除颤,AED会提示操作者按下电击按钮;若无需电击,则会提示继续CPR。

 二、AED的使用场景

- 心脏骤停:患者突然失去意识、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如濒死喘息)。  

- 公共场所必备:机场、地铁站、商场、学校、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通常配备AED 标识为:

 

  

三、AED使用步骤(简单版)

  1. 确认环境安全: 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处于安全环境(如无漏电、火灾等)。
  2. 检查患者反应  

   - 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若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启动急救。   

  1. 拨打急救电话并取AED  

   - 呼叫他人拨打120,同时寻找最近的AED设备(公共场所如商场、地铁站、学校等常备)。  

  1. 开始心肺复苏(CPR)  

   - 以30次胸外按压(深度5-6cm)和2次人工呼吸循环操作,直至AED到位。  

  1. 使用AED  

   - 开机后按语音提示贴电极片按图示贴在患者裸露胸部(右锁骨下+左腋下)。  

  1. 分析心律:AED自动分析,期间避免触碰患者。  
  2. 电击或继续CPR:  

   - 如需电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按钮;  

   - 若无需电击,继续CPR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四、注意事项

  1. 无需专业培训:AED设计为大众使用,语音提示会全程指导。  
  2. 与CPR配合:电击后立即恢复CPR(按压:通气=30:2)。  
  3. 患者状态:  

   - 仅用于无意识、无呼吸/无正常呼吸者;  

   - 清醒或仍有脉搏者不可使用!  

  1. 儿童模式:部分AED有儿童电极片或模式(适用于1-8岁)。  
  2. 无需担心错误:AED只会对需除颤的心律释放电击,安全性高。

五、为什么AED至关重要?

- 黄金4分钟: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下降7%-10%。  

- 普及率低:中国公共场所AED配置仍不足,需提高公众认知和操作技能。

、AED的意义:每个人都能成为“急救英雄”  

全球每年约700万人死于心脏骤停,而我国公共场所AED覆盖率不足1%。学习使用AED和CPR,不仅是技能,更是社会责任。

 呼吁行动:  

- ✅ 参加红十字会或社区急救培训(通常4小时内可掌握)。  

- ✅ 向身边人普及AED知识,推动公共场所设备普及。  

 

八、查找附近AED:通过微信小程序(如“救命地图”)或地图APP搜索。

 

AED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工具,及时使用可大幅提高生存率!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