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9号
折磨你的伤痛或许是因为慢性软组织损伤

420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黄孙木 急诊科 主治医师

 

折磨你的伤痛或许是因为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急性损伤未规范治疗或长期劳损、反复微小创伤累积导致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粘连及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长期固定姿势(如伏案工作)、运动过度或寒冷潮湿环境刺激。

主要症状与表现

疼痛:以酸痛、胀痛为主,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部分伴刺痛或灼痛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肌肉僵硬或痉挛,局部压痛明显。

体征‌:患处无外观异常,但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

判断是否是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

一、了解病史

是否存在长期重复性动作、姿势不良或急性损伤未规范治疗的病史,病程通常超过3个月,且疼痛反复发作‌。观察疼痛性质(如酸痛、胀痛)、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的特点,以及是否存在晨僵、局部僵硬感等‌。

二、体格检查

1检查局部是否存在压痛、条索状硬结或肌肉痉挛,触诊时可发现肌筋膜紧张区域

2测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受限,如颈部活动受限或特定动作引发疼痛

3通过稳定性测试(如颈椎抗阻试验)或神经根张力测试,排除神经压迫或其他并发症

三、影像学检查

X线/CT‌:主要用于排除骨折、骨关节炎或脊柱退行性病变

MRI: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或微小撕裂,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超声:动态评估软组织厚度、血流状态及钙化灶,适用于浅表组织损伤(如肩颈部)

四、鉴别诊断

与急性损伤鉴别:慢性损伤无急性外伤史,疼痛持续且与活动相关

与内脏疾病鉴别:如胸背部慢性疼痛需排除心肺疾病,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辅助判断

对于慢性软组织损伤该如何治疗恢复呢?

多维度干预

以消除炎症、松解粘连、恢复功能为核心,结合生活管理、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及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

个性化方案

根据损伤部位(如颈部、关节等)和严重程度调整治疗策略,优先非手术方法,必要时考虑手术修复‌。

二、具体治疗措施

物理治疗

·热敷/冷敷‌:慢性期以热敷为主(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促进血液循环;急性发作期可短期冷敷缓解疼痛‌。

·电疗与超声波‌:通过电流或声波刺激改善局部代谢,减轻炎症和粘连,需每周3-5次规范疗程‌。

·针灸/按摩‌:缓解肌肉痉挛,松解条索状硬结,配合小针刀治疗深层粘连效果更佳‌。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云南白药气雾剂,直接作用于患处消炎镇痛‌。

·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依托考昔)短期使用控制疼痛,严重者联用肌松剂‌。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训练‌: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避免僵硬(如颈部旋转、膝关节屈伸)‌。

·肌力强化‌:通过抗阻训练增强肌肉耐受力,重点训练损伤部位周围肌群(如肩袖肌群、核心肌群)‌。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调整姿势并拉伸肌肉‌。

·运动时佩戴护具(如护膝、护腕),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三、恢复期管理建议

00001.分阶段恢复

·急性加重期‌:以制动、冷敷和药物控制为主,减少活动量‌。

·稳定恢复期‌:逐步引入热敷、理疗及低强度康复训练‌。

00002.长期防护

·日常注意保暖防潮,避免寒冷刺激诱发疼痛‌。

·坚持规律性康复锻炼(每周3-4次),维持软组织弹性‌。

结语

慢性损伤修复需要耐心,切勿急于求成警惕“快速治愈”的营销陷阱。纠正不良姿势、强化肌肉耐受力、避免环境诱因(如寒冷潮湿),是阻断疾病复发的关键。积极面对,规范管理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策略,方能最大程度回归正常生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