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7号
肝肾功能禁忌

4186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人民医院

张峻凡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中药药物禁忌专题:肝肾功能禁忌的科学解读与实用指南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是药三分毒,中药的合理使用需严格遵循药物禁忌原则,尤其是针对肝肾功能异常的人群。近年来,因中药滥用或不规范使用导致的肝肾损伤案例屡见报端,引发公众关注。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中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机制,总结常见禁忌药物,并提出安全用药建议,助力公众科学认知中药风险。

一、中药相关肝肾功能损伤的现状与挑战

肝、肾是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核心器官。据统计,药物性肝损伤(DILI)中,约20%由中草药引起;而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约10%的病因与中草药相关(表1)。这一现象与公众中药天然无毒的认知误区密切相关。

1 中药相关肝肾损伤的流行病学数据

损伤类型

占比(%)

高危人群

常见诱因

药物性肝损伤

20

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

长期用药、超剂量服用

药物性肾损伤

10

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使用

二、中药致肝肾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

1.直接毒性作用

部分中药成分可直接破坏肝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例如:

·马兜铃酸(如关木通、广防己):通过形成DNA加合物诱发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类致癌物。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如千里光、款冬花):干扰肝细胞DNA修复,导致肝细胞坏死。

2.代谢负担加重

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450)负责药物代谢,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完成排泄。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能力下降,易造成药物蓄积。例如:

·何首乌中的蒽醌类成分需经肝脏代谢,肝功能异常者易出现转氨酶升高。

·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需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

3.免疫介导损伤

某些中药成分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结合后触发免疫反应。例如:

·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

三、肝肾功能禁忌中药清单与替代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以下中药需特别注意(表2):

2 常见肝肾功能禁忌中药及替代建议

中药名称

风险成分

肝毒性

肾毒性

禁忌人群

替代方案

关木通

马兜铃酸

-

+++

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川木通(低毒)

何首乌(生)

蒽醌类

++

+

肝功能异常、黄疸患者

制何首乌(炮制减毒)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

+++

肾功能不全、孕妇

白芍(抗炎作用相似)

朱砂

硫化汞

+

++

儿童、慢性肾病者

磁石(安神作用相近)

注:毒性分级:+(轻度),++(中度),+++(重度)

四、特殊人群用药警示

1.慢性肝病患者

·绝对避免:黄药子、苍耳子、蓖麻子等直接肝毒性药物。

·慎用原则:避免联用多种肝代谢中药(如柴胡+黄芩),定期监测ALT、AST。

2.肾病患者

·禁用药物:含马兜铃酸类(广防己、青木香)、矿物类(雄黄、朱砂)。

·剂量调整:肌酐清除率<30 mL/min时,茯苓、泽泻等利水药需减量50%。

3.老年人与儿童

·老年人:肝药酶活性下降,建议首剂减量30%。

·儿童:血脑屏障发育不全,避免使用朱砂、铅丹等重金属类药物。

五、科学用药的“四步防护法”

1.辨证前置筛查

用药前检测肝功能(ALT、AST)、肾功能(Scr、eGFR)。

询问家族肝肾疾病史及过敏史。

2.选择低风险品种

优先选用药典标注无毒低毒药材。

避免使用民间偏方与非正规渠道药材。

3.动态监测指标

长期用药者每2周复查肝肾功能。

出现乏力、尿少、黄疸等症状立即停药就医。

4.中西医结合管理

服用抗结核药、化疗药物时慎用肝毒性中药。

肾功能不全者联用ACEI类药物需调整利尿中药剂量。

六、结语

中药的肝肾功能禁忌是安全用药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科学辨识风险成分、严格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公众可在享受中医药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规避健康风险。医疗机构需加强中药处方审核与不良反应监测,共同构建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中药安全生态。

参考文献

[0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02]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41(3): 272-280.

[03]刘丽, . 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9, 35(6): 467-471.

[04]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14-2023.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05]Navarro VJ, et al. Liver injury from 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Hepatology, 2017, 65(1): 363-373.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