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1号
补铁的真相与误区

908

当前排名

1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河南省 开封市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秦童 血液内科 主治医师

补铁的真相与误区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智力、免疫力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而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则可能造成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及认知功能下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不但会影响孕产妇生命安全,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何补铁,相信很多读者朋友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然而,有些朋友因为网络的鼓吹和不实宣传,陷入一些误区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高频补铁误区,帮您避坑

1.铁锅炒菜真不补铁

铁锅炒菜可以补铁是许多人深信不疑的“健康常识”,但事实上,铁锅炒菜对补铁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作用。使用铁锅烹饪,特别是酸性较强的食物,比如番茄和醋,确实会有微量的铁释放进入食物中。然而,这种释放的主要是无机铁,人体的吸收率相对较低,因此不能依靠铁锅作为补铁的主要来源。

2.红枣的确不补铁

很多人认为红枣有补血的功效,事实果真如此吗? 18-50岁的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摄入12毫克铁,女性则需要摄入20毫克铁。有缺铁问题的孕妇,每天约需摄入30毫克铁。而每100克红枣中的铁含量仅为2-4毫克。而且,人体对不同形式的铁元素的吸收率不同。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进入人体后的吸收率约为15%-35%。而植物中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3%-5%。如此看来,红枣不仅铁含量低,吸收率也低,如果您想单纯靠吃红枣来补铁,是不可能的。

3.红糖补铁不可行

过去人们选择用红糖水给体质虚弱的人进行食补,是有一定道理的。和白糖相比,红糖所含的“杂质”更多——比白糖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有益于机体健康。作为糖分,它能快速给身体提供热量,能让人在食用后短时间内感觉精力、体力变好了。而且,和红糖一起进入人体的水分,也可以为产后失去大量血液的产妇、手术患者补充血容量,大幅度缓解其疲惫感。但和红枣一样,红糖中所含的铁质并不多,每100克红糖的铁含量仅为2毫克左右。而且,红糖中的铁质也属于非血红素铁。如果想用红糖补,每天最少要吃10公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大量食用红糖会影响食用者的血糖水平,有可能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龋齿等问题。所以,用红糖补,并不靠谱。

  1. 阿胶补铁补血要辩清

阿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常被用于补血、滋阴润燥等。然而,关于阿胶是否能有效补铁补血,需要从科学和中医的角度进行辨析。阿胶的主要成分是驴皮中的胶原蛋白,经过水解后形成多种氨基酸。虽然阿胶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但含量非常低,每100克阿胶中含铁量约为0.01-0.02克无法满足缺铁性贫血患者对铁的需求在中医理论中,阿胶被认为具有补血、滋阴、润燥等功效,阿胶的补血作用并非直接通过补充铁元素实现,而是通过其改善身体内环境等间接作用来改善血虚症状。对于阴血亏虚、阴虚燥热等证型的人群,阿胶可以作为辅助补血的手段但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阿胶不能替代铁剂。

那么科学补铁,到底应该怎么吃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哪些食物可以有效补铁。

1.动物肝脏和动物血是理想补美食

动物肝脏和动物血中的血红素铁含量较高,可以说是理想的补美食。猪肝的铁含量高达每100克23.2毫克。每100克鸭血的铁含量高达30毫克,蛋白质含量为13.6克,而且其中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只有0.4克。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比较高,建议适量食用,每周1-2次即可,而“三高”人群则不建议食用。

2.少油烹饪的瘦肉类美食能补充蛋白质

虽然猪里脊肉、牛腿肉等瘦肉中的铁含量并不十分突出,但富含优质蛋白质,有益于机体合成血红蛋白。此外,肉类中含有的一些营养因子,能促进铁的吸收。但食用瘦肉应避免煎、炸、红油火锅等吃法,以免摄入大量油脂,增加机体负担。

3.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是补铁的“助攻”

在补这件事上,有“主力”就得有“助攻”。青椒、西蓝花、草莓、橙子、猕猴桃等植物性食物虽然含铁质不多,但含有大量维生素C。而维生素C能与铁螯合,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络合物,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如果能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与含铁美食搭配食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您的是,对于轻度缺铁性贫血,合理调整饮食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对于中度或重度缺铁性贫血,仅靠食物补铁效果有限,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了明显的贫血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