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8号
青少年急性损伤护理

4111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北京市 海淀区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王金强 创伤中心 主治医师

青少年急性损伤护理科普

青少年急性损伤护理科普

——快速应对,避免二次伤害  

 

一、急性损伤的常见类型

  1. 运动损伤:脚踝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篮球、足球等高发)。  
  2. 外伤:皮肤擦伤、割伤、头部撞击。  
  3. 骨折/脱臼:摔倒或碰撞导致(如手腕、锁骨)。  
  4. 环境伤害:中暑、冻伤(夏季/冬季户外活动常见)。  

 

二、紧急处理“黄金法则”

第一步:确保安全

移开危险物(如碎玻璃、火源),避免二次伤害。  

怀疑脊柱或头部重伤时,勿移动伤者!

第二步:快速判断伤情

立即就医的警告信号:  

  ✅ 大出血无法止血  

  ✅ 肢体变形(可能骨折)  

  ✅ 意识模糊、持续呕吐(警惕脑震荡)  

  ✅ 呼吸困难、胸痛(可能内脏损伤)  

第三步:科学急救

1.扭伤/拉伤:RICE原则

   - Rest(制动):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 Ice(冰敷):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防止冻伤。  

   - Compression(加压):弹性绷带包裹,减轻肿胀。  

   - Elevation(抬高):将患处抬至高于心脏。  

 

  1. 开放伤口处理

   - 冲洗: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掉泥沙(禁用酒精直接冲洗)。  

   - 止血:用干净纱布按压10分钟,穿透性异物勿拔出。  

   - 覆盖:无菌纱布或创可贴保护伤口。  

 

  1. 疑似骨折/脱臼

   - 固定:用硬纸板、书本等固定伤处上下关节。  

   - 禁忌:不要尝试自行复位!  

 

第四步:疼痛与情绪管理

- 止痛药:布洛芬(12岁以上)或对乙酰氨基酚,按说明书剂量服用。  

- 安抚情绪:保持冷静,避免伤者因恐慌加重疼痛。  

 

三、不同损伤的护理要点

  1. 肌肉/关节损伤

- 48小时内:持续冰敷,禁止热敷或按摩。  

- 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1. 头部撞击

- 密切观察24小时:若出现嗜睡、呕吐、头痛加剧,立即就医。  

- 禁忌:受伤后不要立即睡觉,每2小时唤醒检查意识。  

 

  1. 皮肤擦伤

- 清洁后:薄涂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保持湿润愈合。  

- 避免:用双氧水或碘酒反复刺激伤口。  

 

  1. 中暑急救

- 降温:移至阴凉处,脱去外衣,用湿毛巾冷敷腋下、颈部。  

- 补水: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四、康复期关键事项

  1. 循序渐进恢复活动

   - 肌肉损伤后2~3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做轻度拉伸。  

   - 骨折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1. 营养支持

   - 蛋白质(鸡蛋、牛奶):促进组织修复。  

   - 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加速伤口愈合。  

 

  1. 警惕并发症  

   - 伤口红肿流脓、发热→可能感染。  

   - 持续疼痛或麻木→可能神经损伤。  

 

五、预防损伤小贴士

- 运动前:充分热身10~15分钟,佩戴护具(护膝、头盔)。  

- 动中:学习正确姿势(如落地时膝盖微屈缓冲)。  

- 避免过度训练:青少年骨骼生长板脆弱,过量易致伤。  

 

六、必须就医的4种情况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送医!  

  1. 伤口深且脏(需打破伤风疫苗)。  
  2. 肢体无法活动或麻木(神经损伤信号)。  
  3. 肿胀/疼痛持续加重超过3天。  
  4. 发热或心跳异常(可能感染或内出血)。  

 

总结:青少年急性损伤的“自救黄金期”是伤后1小时内。  

✅ *关键口诀*:冷静判断、科学处理、及时就医!  

❌ *常见误区*:扭伤后立刻揉搓、伤口涂紫药水、骨折强行复位。  

 

记住:正确处理比盲目急救更重要,减少后遗症,守护健康成长!🌟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