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9号
谨防月经病来找茬,养生预防在日常

4096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安徽省 铜陵市 铜陵市中医医院

吴海燕 妇科 副主任医师

谨防月经病来找茬,养生预防在日常

  

一、月经病:月经闹“脾气”啦

月经,这位每月必访的“好朋友”,有其固定“日程”。正常周期在21 - 35天,每次停留2 - 8天,经量20 - 60毫升。一旦规律打破,月经就闹“脾气”,月经病便来了。月经病表现多样,提前、推迟、经量异常、痛经等。月经病不仅让身体不适,月经过多易贫血,影响器官功能和生育。心理上,还易引发焦虑、抑郁,影响生活。

二、月经为啥闹“脾气”

(一)外邪来“捣乱”

寒邪这个“小冰块”:经期淋雨或吃冷饮,寒邪如“小冰块”钻进身体,使经血凝结,导致痛经或月经推迟。

热邪这个“小火球”:经期受热或吃太多辛辣,热邪像“小火球”,让经血提前且量多。

湿邪这个“小黏虫”:环境潮湿或常涉水,湿邪“小黏虫”溜进身体,与热邪勾结,使月经淋漓、白带异常。

(二)生活习惯“拖后腿”

情绪像个“调皮鬼”:压力大导致情绪波动,易肝郁气滞,月经周期紊乱。肝郁化火,月经提前、量多。伤心忧愁伤肺气,月经推迟、量少。

吃不对像个“小炸弹”:爱吃辣、油、甜及生冷食物,或过度节食,影响脾胃和气血,导致月经失调。

累过头像个“小负担”:过度劳累伤脾气,熬夜耗心血,房事不节制伤肾气,均致月经异常。

(三)其他“小状况”

体质影响月经,阳虚易宫寒,阴虚易内热。多次宫腔手术、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也会致月经病。

三、中医眼中的月经病“密码”

(一)脏腑:月经的“幕后团队”

肾:月经的“能量站”:肾藏精化血,肾气盛衰影响月经。肾气不足,月经提前、量多等;肾精亏虚,月经推迟、量少等。

肝:月经的“调度员”:肝调节气机藏血,肝郁气滞,月经无规律;肝郁化火,月经提前、量多;肝藏血不足,月经少、闭经。

脾:月经的“后勤部”:脾化生气血,脾气虚,月经推迟、量少;脾失统摄,月经多、崩漏。

 

(二)经络:月经的“秘密通道”

冲、任、督脉从子宫出发,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督脉调节阳经气血,带脉约束诸经,维持月经正常。

(三)气血:月经的“动力与物资”

气生血、行血、摄血,血载气。气血失调,引发各类月经病。

四、中医养生:安抚月经的“法宝”

(一)心情好,月经美

女生要学会放松心情,可通过听音乐、画画、倾诉缓解压力。肝郁气滞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逍遥丸。

(二)吃对食物,月经乖巧

经前经期饮食经:经前及经期,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吃山楂、喝玫瑰花茶,宫寒者喝生姜红糖水。

平时饮食小秘籍:平时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阳虚食羊肉、桂圆,阴虚食百合、银耳。

(三)生活小细节,月经更顺心

好好睡觉,月经无忧:保证充足睡眠,晚上11点前入睡,适当午休。

注意保暖,月经不闹: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适度运动,月经欢快: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可散步、练瑜伽、打太极。

(四)中医特色疗法,月经的“贴心呵护”

艾灸:给穴位做个“热SPA”: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温通经络。经前1周开始,每日1次,经期经量不多可继续。

泡脚:给双脚的“养生盛宴”:艾叶泡脚促进循环,温通经络。经期经量正常或偏少可泡,量多不泡,可加中药辅助。

中药调理:量身定制的“月经药方”:中药依不同证型调理,如月经先期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血热用清经散等,一般需服3 - 6个月经周期 。

月经病比较常见,了解这些知识,用中医养生法呵护,可有助于保持月经正常。若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