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2号
全面了解胆结石

4066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北京市 房山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张菁 外科 主治医师

全面了解胆结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下将从其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定义与分类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块状物。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按结石成分,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

 

病因

 

  • 饮食因素:长期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易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析出结晶形成结石。经常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也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 代谢因素:肥胖者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中胆固醇易呈过饱和状态。某些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等,会影响胆汁成分和胆囊功能,促使结石形成。

 

  • 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排空延迟,易淤积形成结石。

 

  • 感染因素:胆道感染时,细菌产生的酶可使胆汁成分发生改变,促进胆色素结石形成。

 

症状

 

  • 腹痛:多为右上腹疼痛,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常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疼痛可能加剧。

 

  • 胃肠道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等,这是因为结石刺激胆囊或胆管,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 黄疸:当结石堵塞胆管,胆汁排泄受阻,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黄疸症状。

 

  • 发热与寒战:如果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

 

诊断

 

  •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能准确发现胆囊和胆管内的结石,确定结石的大小、数量和位置,还可观察胆囊和胆管的形态、结构。

 

  • CT检查:对于超声检查难以确定的情况,CT可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对含钙结石敏感度高。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清晰显示胆管系统,可发现胆管内结石、胆管狭窄或扩张等病变,对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有重要价值。

 

治疗

 

  • 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小结石,可先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调整饮食,遵循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并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变化。

 

  • 手术治疗:结石较大、症状频繁发作或伴有并发症时,通常需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保胆取石术,但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加强术后随访。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可能需采用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等手术方式。

 

预防

 

  • 合理饮食:规律进食,尤其要吃早餐。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摄入。

 

  • 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维持正常体重,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淤积。

 

  •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如肥胖者、有胆结石家族史者、老年人等,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胆结石。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肝硬化、胆囊炎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胆结石发病风险。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