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3号
胃,你好吗

397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四川省 宜宾市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耿司薏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胃,你好吗?

一、先问胃答:你的胃在“求救”吗?

 自查胃健康“警报信号”

 疼痛类型:

 灼烧痛(胸骨后或上腹)→ 胃酸过多、反流性食管炎。

 钝痛/胀痛(饭后加重)→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绞痛(突发剧烈疼痛)→ 胆结石、胃穿孔风险。

 其他症状:反酸、嗳气、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黑便……

注意:持续4周以上症状需及时就医!

 

 二、饮食养生:胃的“一日三餐说明书”

 

  1. 吃什么?——健脾和胃的“黄金清单”

 

主食:小米粥(健脾胃)、山药(黏液蛋白护胃黏膜)、南瓜(促消化)。

 

蛋白质:蒸鱼(低脂易吸收)、鸡胸肉(高蛋白低脂肪)、豆腐(植物蛋白)。

 

蔬菜:胡萝卜(β-胡萝卜素修复黏膜)、菠菜(含叶酸防贫血)、秋葵(黏液保护胃)。

 

水果:苹果(果胶吸附毒素)、香蕉(抗酸)、木瓜(蛋白酶助消化)。

 

茶饮:

 

陈皮普洱茶:理气健脾,适合胀气。

 

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缓解胃寒疼痛。

 

  1. 怎么吃?——胃的“生物钟”与进食法则

 

定时定量:每日3餐时间固定,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如:7:00早餐、12:00午餐、18:00晚餐)。

 

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减少胃负担,增强饱腹感。

 

温度控制:食物温度40℃~60℃(手背试温),忌冰饮、烫食(60℃以上损伤黏膜)。

 

分餐制:胃酸过多者可下午5点加餐(如无糖酸奶),避免夜间空腹。

 

  1. 这些食物是“胃刺客”!

 

高盐食物:腌制食品(胃癌风险↑)、加工肉(亚硝酸盐伤黏膜)。

 

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延缓排空→胃酸反流)、肥肉(刺激胆汁分泌)。

 

刺激性饮品:浓茶(茶多酚抑制胃蛋白酶)、咖啡(咖啡因松弛食管括约肌)。

 

易产气食物:豆类、洋葱、碳酸饮料(加重胀气)。

 

 三、生活习惯:给胃一个“舒适环境”

 

  1. 远离伤胃行为

 

熬夜:夜间胃肠蠕动减慢,胃酸分泌增加→ 晨起反酸、烧心。

 

吸烟:尼古丁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压力过大:长期焦虑→ 胃肠神经紊乱,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1. 中医穴位按摩:5分钟快速养胃

 

足三里(膝眼下3寸):健脾和胃,缓解胃痛。

 

中脘穴(肚脐上4寸):调和中焦,止呕胀。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宽胸理气,减轻反酸。

 

按摩法:用拇指按压,力度以微酸胀为佳,每日2次,每次5分钟。

 

  1. 适度运动:激活“胃动力”

 

推荐运动: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促进胃肠蠕动)。

 

禁忌: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如跑步→胃下垂风险)。

 

 

四、中药养生:古方中的“胃病克星”

 

  1. 经典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化痰湿)+木香+砂仁(行气止痛)。

适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者。

 

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清热)+干姜+半夏(温中)+人参+大枣(补气)。

适用:寒热错杂型胃炎(反酸、呕吐、肠鸣)。

 

  1. 单味药与代茶饮

 

黄芪:补气固表,修复胃黏膜(每日10g泡水)。

 

蒲公英:清热解毒,抑制幽门螺杆菌(鲜品30g煮水代茶)。

 

生姜红糖水:生姜5片+红糖10g,晨起温服→ 胃寒型胃痛。

 

  1. 中药敷贴:外治法调理脾胃

 

配方:吴茱萸粉+醋调成糊,敷于肚脐(神阙穴)。

 

功效:温中散寒,缓解胃寒腹痛,每晚1次,持续7天。

 

 

五、警惕误区:这些“养胃法”可能伤胃!

 

盲目喝粥:

 

错误:长期只喝粥(碳水化合物单一)→ 胃酸分泌减少→ 胃功能退化。

 

正确:粥中加入山药、小米、燕麦,搭配蛋白质(如鸡蛋)。

 

过度依赖保健品:

 

案例:某患者长期服用“螺旋藻片”→ 肠道菌群失衡,便秘加重。

 

提醒: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生吃大量水果:

 

错误:空腹吃山楂、柿子→ 胃酸与果胶结合形成结石,引发腹痛。

 

正确:饭后1小时食用,控制量(如柿子每天≤1个)。

 

 

六、特殊人群护胃指南

 

  1. 办公室白领

 

问题:久坐、饮食不规律、压力大→ 胃炎、反流。

 

对策:备健胃消食片、保温杯装姜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1. 中老年人

 

问题:脾胃虚弱、牙口不好→ 消化不良、营养不良。

 

对策:食物碾碎煮烂(如肉末粥)、补充维生素B12(预防贫血)。

 

  1. 糖尿病患者

 

问题:胃轻瘫(胃肠动力不足)→ 便秘、腹胀。

 

对策:低脂、高纤维饮食,餐前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

 

 

七、何时必须看医生?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诊:

 

呕血或黑便→ 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持续呕吐→ 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

 

体重半年下降>5%→ 消耗性疾病(如胃癌、甲亢)。

 

年龄>40岁,近期出现消化不良→ 排除早期胃癌。

 

 

胃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之一,它用“沉默”承担着营养供给的重任。养护胃健康,需从每一口食物、每一个生活习惯开始。记住:“三分治,七分养”,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再搭配科学的中药调理,才能让胃真正“安居乐业”。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