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或预示这三大部位已发生病变,学会初步辨别很重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蹲完厕所突然发现今天的便便不正常!或是卫生纸上有淡淡血迹,或是便便颜色发黑······
百度一查说便血了,会不会是痔疮或是肠癌?让人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担忧,不会得肠癌吧?
别慌,今天肛肠科医生带你一起揭开便血的神秘面纱。
便血便血,便中一定有血吗?A
不一定。
除了肉眼可见的大便表面的血液之外,便血还分为看得见的“黑便”和看不见的“潜血”。
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流出的血液在食管、胃和肠道内形成了黑色硫化铁。一些含铁食物也会导致,如果反复出现,则需要去医院就诊。
注意
当出血量在50~70毫升以上时就可出现黑便;而大便黑亮如柏油时,说明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如果连续3~4天拉黑色柏油样大便,需要立即送医院急诊,这种情况十分危险,不能拖延。
此外,潜血不一定是出血量少。一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出血量很多,但因为血液从食道到肛门过程中已经被消化液分解成各种碎片了,所以必须通过“大便潜血实验”才能鉴别发现。
出现便血,可能是这三个地方出问题
出现便血情况,不能只看表面。因为便血背后的“真凶”极有可能是某种疾病。
尤其是在下消化道中,这些 “真凶”一般都是在以下三段出没。
01
肛门段
肛门疾病“团伙”是便血最常见的惯犯。其中要数痔疮“惯犯”最频。
痔疮便血大都是鲜红色的,而且血量一般不多,血迹附着于大便表面,有时会大便滴血。这是由于过硬的大便在勉强通过肛门时,损伤了痔疮充血的小静脉引起流血。
02
结直肠段
结直肠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肠”,是癌症高发的一个部位。而肠癌患者便血颜色大多较暗,常常与大便混合在一起。
除了便血以外,肠癌患者的大便里经常会混有一些黏液和脓液,而且大便形状会变细,排便的频次也会有所变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肠癌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腹痛、腹部肿块、贫血、低热、消瘦等症状。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肠息肉病也是便血的常见原因。
03
小肠段
小肠与大肠部位引起的便血不同,小肠肿瘤引起的便血常常只有便血一个症状。
如果老年人有小肠肿瘤且出现便血,需要及时送医就诊。
注意
若出现大量的血便,还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等,则可能提示便血诱发了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怀疑自己得了肠癌,需要做什么筛查?
目前来说,肠癌筛查常用的是以下三种:
01 肛门指检
不要小看了这“一指神功”,可以说距肛门8~10厘米以内的直肠都是它的“管辖范围”,单靠它,80%的直肠癌可以获得诊断;各种常见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等,也是“一摸便知”。
02 肛门镜
肛窥又称肛门镜,是检查内痔、肛裂、直肠息肉、肠癌等的重要手段。
03胃肠镜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它最大的功能是除了可“侦察”疾病外,还具有“现场办案”能力,可以内镜下直接止血,还可“就地正法”,将肿物直接切除。
注意建议便隐血阳性、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腺瘤病史、久治不愈的炎症性肠病等人群做一下肠镜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异常,建议每5年左右复查一次。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便血症状,一定要尽快预约肛肠科明确病因,以免拖出大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