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号
妇科出血性疾病科普

393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李花 妇产科 无

                          妇科出血性疾病科普

妇科出血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激素失调、生殖器官病变、妊娠相关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异常的阴道出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需引起重视。以下从常见类型、症状、原因及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

一、什么是妇科出血性疾病?

指非正常月经周期的阴道出血,包括:  

时间异常: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推迟)、经期延长或淋漓不尽。  

血量异常:出血量过多(如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或过少。  

非经期出血:如性交后出血、绝经后出血等。

二、常见类型及病因

  1. 异常子宫出血(AUB)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多因激素失调导致无排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  

   育龄期女性:需排除妊娠相关出血(如流产、宫外孕)。  

  1. 器质性疾病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子宫腺肌症:常伴严重痛经。  

   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息肉,或宫颈癌前病变(接触性出血常见)。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绝经后出血需高度警惕。  

  1. 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异常出血。  

  1. 妊娠相关出血

  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或前置胎盘等,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就医。

三、需要警惕的症状

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1)单次出血量极大(如1-2小时浸透多片卫生巾)。  

2)出血伴头晕、乏力、晕厥(提示贫血或休克)。  

3)下腹剧痛、发热或阴道排出组织物(可能为宫外孕或感染)。  

4)绝经后任何出血:需排查子宫内膜癌、宫颈癌。

四、诊断方法

  1. 基础检查:血常规(看是否贫血)、凝血功能、性激素六项、HCG(排除妊娠)。  
  2. 影像学检查:B超(查看子宫内膜厚度、肌瘤或息肉)、必要时MRI。  
  3. 内镜检查:宫腔镜(直视宫腔病变)、阴道镜(检查宫颈)。  
  4. 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宫颈TCT/HPV筛查。

五、治疗原则

药物:  

   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激素类药物(短效避孕药调整周期)。  

   贫血者需补铁或输血。  

手术:  

   宫腔镜切除息肉/肌瘤、子宫内膜消融术。  

   严重者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病因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需锥切术,癌症需放化疗;宫外孕需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

六、预防与日常管理

  1. 定期妇科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做宫颈癌筛查(TCT+HPV)。  

   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尤其绝经后女性)。  

  1. 调节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节食、长期熬夜(易致内分泌紊乱)。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1.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红肉、菠菜),预防贫血。  

  1. 疫苗防护:  

     接种HPV疫苗,降低宫颈癌风险。

七、重要提醒

勿自行滥用止血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记录出血情况:包括周期、经量、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  

心理调节:长期出血易引发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妇科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出现异常出血,请及时至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切勿因忽视或羞于就医而延误病情!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