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膝关节,从认识关节炎开始
关节炎,给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
保护膝关节,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关节炎非常重要!这些都要从正确认识关节炎开始。
我们经常说的膝关节炎其实主要是骨关节炎,通俗的讲法是“膝关节磨损”、“膝关节老化”、“老寒腿”等。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骨关节炎不但可以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还可显著升高心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等患病风险,增加死亡率。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骨关节炎患者,而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哪些人容易得骨关节炎呢?年龄在40岁及以上、女性、肥胖或超重、关节周围有创伤史的人更易患此病。另外,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特殊职业者、家族中有骨关节炎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可能性大。
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久之出现关节肿胀、压痛和畸形,常见膝关节内翻呈O型腿,蹒跚跛行。此时,往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X线片检查,必要时还要查磁共振来了解病变严重情况。病变关节在X线片上的三大典型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以及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诊断骨关节炎一般不用抽血化验,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关节炎时可抽血化验有关指标,如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呢?门诊上很多病人都会问怎样才能获得根治,这个愿望很美好,但是目前可能是达不到的。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必要时矫正关节畸形。正如人不可能返老还童,磨损退化的关节也难以重返青春。
骨关节炎应该怎样规范治疗呢?有些人随便买点止痛药吃,有些人四处打听偏方神药,也有些人过早地做了手术,换了关节。《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首次提出了阶梯化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期望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和程度的患者获得最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阶梯化治疗方案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手术治疗及重建手术治疗。
患者至正规医院骨科就诊,接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①病变部位及程度评估;②合并疾病评估,特别是有无合并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③环境心理评估,包括患者的社交状态、心理预期、是否存在睡眠不良、抑郁或焦虑等情况;④治疗风险评估,特别是拟对患者进行药物镇痛治疗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和胃肠道风险;⑤患者具体情况、主观意愿及预期评估。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及阶梯化治疗方案。
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基础治疗是所有骨关节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行动辅助支持治疗。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同时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等。减轻体重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可改善关节功能。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下肢肌肉力量锻炼和水上运动为主的运动锻炼。每周定期锻炼2-3次,逐渐养成规律运动习惯。针灸、热疗、干扰电流电刺激疗法、脉冲超声疗法等物理治疗也可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 ,也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具来辅助行走。
骨关节炎患者药物治疗推荐使用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如果疼痛持续存在或中重度疼痛,可选择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反应。某些局部外用或口服的中成药也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可酌情使用,但外用时需预防皮肤过敏。关节腔内药物注射需要格外谨慎,尽量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皮肤消毒及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对于长期慢性疼痛或伴有抑郁的骨关节炎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
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尽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以最小的创伤获取最大的受益。对于伴有膝关节绞锁症状的患者,如存在游离体、半月板撕裂移位者,可通过关节镜下清理手术,能短期改善症状。对于膝关节力线不佳的胫股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青中年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酌情选择胫骨高位截骨术、股骨髁上截骨术或腓骨近端截骨术以改善关节功能并缓解疼痛。对于膝关节无明显畸形、韧带完整的胫股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单髁关节置换术也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患者骨关节炎病变严重,膝关节多间室软骨磨损退变显著,疼痛明显,或伴有畸形,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在排除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可酌情考虑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希望我们精心呵护膝关节,积极预防关节疾病。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减少下蹲、爬山、上下楼梯等活动,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不幸已经患有关节炎,需要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适合自身病情的个体化及阶梯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