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7号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自救

192

当前排名

101

当前票数

3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齐都医院)

张攀 急诊科 主治医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自救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无论是健身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都可能遭遇运动损伤。这些损伤轻则影响锻炼计划,重则导致长期健康隐患。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和应对方法,是每位运动者的必修课。

一、常见的运动损伤

1.肌肉拉伤 肌肉快速强烈的收缩或过度拉长,均会超过肌肉组织的承受力,从而导致肌肉撕裂或断裂,称为肌肉拉伤。典型症状:突然的尖锐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如大腿后侧腘绳肌拉伤时难以弯腰)。常见于短跑冲刺、举重时的爆发性动作,或热身不足时强行拉伸。

2.关节扭伤(如踝关节) 节扭伤的常见症状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其中疼痛是每个关节扭伤的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而肿胀、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则是扭伤的常见表现。典型症状:关节肿胀呈“馒头状”、淤血、无法承重(踝关节内翻扭伤最常见)。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扭伤占所有运动损伤15%-20%。

3.肌腱(网球肘、跟腱炎) 重复动作导致肌腱与骨骼反复摩擦,引发慢性无菌性炎症。典型症状:关节附近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如羽毛球爱好者挥拍时肘部刺痛)。

4.半月板损伤 当膝关节屈曲时,由于旋转,内外侧半月板可随股骨发生前后运动。当这种矛盾运动超出正常范围时,就可能发生半月板的撕裂。典型症状:膝关节交锁感(突然卡住)、上下楼梯时剧痛,可能伴随弹响。高危人群:足球、滑雪等需要急停转向的运动者。

5.关节脱位 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受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

6.骨折 骨的连续性中断,受伤部位疼痛、活动受限。

二、急性损伤的黄金处理法则:RICE原则

R(Rest 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防止二次伤害。

误区纠正:踝关节扭伤后强行走动可能加重韧带撕裂。

I(Ice 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伤后48小时内最有效)。

科学原理:低温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肿胀止痛

C(Compression 加压)‌:使用弹性绷带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松紧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E(Elevation 抬高)‌: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

例外警示:开放性伤口或疑似骨折时,禁止自行处理,需立即就医。

三、预防胜于治疗:科学运动四部曲

1、动态热身激活肌肉

运动前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如高抬腿、侧弓步),提升肌肉温度和关节活动度,比静态拉伸更有效预防拉伤。

2、强化薄弱肌群

通过单腿平衡训练(如金鸡站立)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用靠墙静蹲加强股四头肌,降低膝关节损伤风险。

3、穿戴智能护具

篮球运动者可选择踝关节支撑袜,跑步者使用适合本人足弓类型的运动鞋,老年人推荐佩戴护膝。

4、遵循10%增量原则

每周运动量增加不超过10%,避免应力性骨折(常见于胫骨和跖骨)。

四、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1、关节畸形或异常活动(疑似脱臼或骨折)

2、损伤后出现麻木或刺痛(可能伤及神经)

3、休息2周后疼痛无缓解(需排除韧带完全断裂等严重损伤)

运动损伤不是“坚持一下”就能克服的难关‌,它是身体发出的保护信号。掌握科学的运动知识,配备合理的防护措施,才能让健康与活力长久相伴。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