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的护理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姚砚灿
扭伤(Sprain)是指韧带(连接骨骼的纤维组织)因过度拉伸或撕裂导致的损伤,常见于脚踝、手腕、膝盖等关节。正确处理可加速恢复,避免慢性不稳或反复损伤。
一. 判断扭伤严重程度
-轻度(I度):轻微韧带拉伸,局部轻微肿胀和压痛,关节基本稳定。
-中度(II度):韧带部分撕裂,明显肿胀、淤血,关节活动受限,轻度不稳。
-重度(III度):韧带完全断裂,剧烈疼痛、严重肿胀、关节明显不稳,可能需手术修复。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 关节严重变形或无法承重(可能合并骨折/脱位)。
- 听到“啪”的断裂声,或关节完全不能活动。
- 肿胀和疼痛在48小时后仍加重。
二. 紧急处理(I.C.E.原则)
适用于急性期(伤后24-48小时):
① Rest(休息)
- 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 使用拐杖或护具(如踝关节支具)减少负重(严重时需完全制动)。
② Ice(冰敷)
- 方法: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伤处,每次 15-20分钟,每1-2小时一次。
- 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持续冰敷24-48小时。
③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 用弹性绷带(如ACE绷带)从远端向近端缠绕,减少肿胀。
- 松紧度: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④ Elevation(抬高患肢)
- 将受伤部位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如脚踝扭伤时躺下垫高脚)。
- 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三. 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1.口服药物: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避免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外用药物:扶他林(双氯芬酸凝胶)或云南白药喷雾(急性期后使用)。
四. 恢复期护理(48小时后)
① 热敷(急性期后)
- 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敷(40℃左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② 逐步恢复活动
- 轻度活动: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缓慢做关节屈伸运动(如脚踝画圈)。
- 肌肉强化:伤后1-2周开始轻度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
③ 物理治疗(严重时)
- 若恢复缓慢,可进行 超声波、电疗或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五. 预防再次扭伤
1.运动前热身,尤其注意踝关节、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
2.穿戴护具(如护踝、护膝)进行高风险运动(篮球、足球等)。
3.增强肌肉力量,如平衡训练(单脚站立)、小腿肌肉锻炼。
六. 何时需要看医生?
- 疼痛和肿胀 3天后仍无改善。
- 关节无法承重或明显不稳(可能韧带完全断裂)。
- 皮肤发紫、麻木或刺痛(可能神经/血管损伤)。
七总结:扭伤护理流程
处理措施
1.急性期(0-48h):R.I.C.E. + 止痛药
2.恢复期(48h后):热敷 + 轻度活动 + 康复训练
3.预防期:护具 + 肌力训练 + 平衡练习
正确护理可缩短恢复时间(轻度1-2周,中度4-6周,重度需数月),避免长期关节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