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骨质疏松症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骨科 赵振英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田会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赵新蕊
一、概念和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3种。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二、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1、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关节疼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我们常见的老年人腰背部疼痛在排除其他疾患后多和骨质疏松有关
2、脊柱变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朋友有很多人会发生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这就是骨质疏松的一种表现。严重的患者会发生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
3、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发生过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老年人不慎摔倒导致髋部、胸腰椎、腕部、肩部、骨折。
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固有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高龄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人少)、糖尿病患者、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四、骨质疏松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高危因素以及是否发生过骨折基本可以诊断是否有骨质疏松,但诊断的金标准是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
四、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1)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2)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4)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的疾病和药物。(5)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1)钙剂:成年人每日补充钙剂800mg,50岁以上人群平均每日应补充钙剂约1000~1200mg。(2)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维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成年人推荐剂量200IU/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故推荐剂量为 400~800IU/d。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应该为800~1200IU/d。
3、药物干预:(1)双膦酸盐类如:唑来膦酸注射液、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降钙素类如:鲑鱼降钙素。(3)雌激素类。(4)骨形成促进剂如:甲状旁腺激素。(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6)锶盐。(7)以骨化三醇、α-骨化醇为代表的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8)维生素K2(四烯甲萘醌)。(9)植物雌激素。(10)中成药。
4、康复治疗:负重运动,抗阻运动。例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运动。建议负重运动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乏感,休息后次日这种感觉消失为宜。
5、老年患者尤其要预防跌倒。
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请大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