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骨科 赵振英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田会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赵新蕊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大多数深静脉血栓形成只要做到早发现,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1、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滞缓。 3、血液高凝。 4、高龄大于50岁、肥胖、吸烟、妊娠和口服避孕药、长途旅行、患有慢性心肺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糖尿病、静脉曲张、小腿溃疡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血栓形成后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患肢皮肤发红或褪色,严重者呼吸急促或深呼吸时胸部疼痛。其危害包括:1、血栓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危害性极大,致死率高。2、如不积极治疗则导致后遗症发生下肢长期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下肢静脉曲张,小腿皮肤溃疡,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1、术前的预防
术前要让患者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形成因素和预防方法。鼓励病人屈曲旋转踝关节做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还要教育患者戒烟、戒酒、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等。
2、术中的预防
手术应避免粗暴操作,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术中彻底止血,保护手术野中的血管。术中补足输血和补足液体。
3、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传统的术后预防方法为鼓励患者尽早主动屈伸踝、膝和髋关节,促进静脉血液流动。并进行由跟腱起自下而上的肌肉挤压运动,加速血液回流。术后可应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和患肢间断气囊压迫等机械方法促进血液回流。
4、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联合应用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措施,可进一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5、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周径,浅静脉是否怒张、肢体与正常侧相比是否明显增粗。若患者有下肢沉重、肿胀、关节屈伸时肌肉不适,则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应考虑肺栓塞,应立即进行检查和抢救。
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如怀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应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血栓的部位,大小。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确诊,立即开始抗凝治疗。治疗分为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为主。手术治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取出血栓,通畅静脉。对于一般的下肢血栓,外科治疗常植入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骨科髋膝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的患者中发生率高,常遗留后遗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所以大家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者:赵振英 男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田会 女 副主任护护师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