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号
双下肢静脉曲张

387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成都市 简阳市人民医院

赵帅 外科 医生

双下肢静脉曲张

双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如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高压等因素导致血管扩张、迂曲成团的疾病,属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常见表现。以下为全面解析:

 

---

 

病因与高危因素

  1.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核心机制):  

   - 先天瓣膜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如血栓形成、炎症);  

   - 血液反流导致静脉高压,血管扩张。  

  1. 静脉回流阻力增加:  

   - 长期久站、久坐(教师、护士、办公室人群高发);  

   - 妊娠、腹腔肿瘤压迫髂静脉;  

   - 肥胖或长期便秘(腹压升高)。  

  1. 其他因素:  

   - 遗传(家族史);  

   -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  

   - 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 下肢沉重感、酸胀,久站后加重;  

- 踝部轻度水肿(傍晚明显,晨起消退);  

- 皮下可见“蚯蚓状”迂曲静脉,站立时突出,平卧减轻。

 

进展期症状

- 皮肤营养性改变:  

  - 色素沉着(小腿中下段棕褐色斑);  

  - 湿疹、瘙痒;  

  - 脂性硬皮病(皮肤增厚变硬)。  

- 并发症:  

  - 静脉性溃疡(内踝上方“老烂腿”,难愈合);  

  - 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红肿、条索状硬结);  

  -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

 

---

 

诊断与评估

  1. 临床检查:  

   - Trendelenburg试验:评估瓣膜功能;  

   - Perthes试验:判断深静脉通畅性。  

  1. 影像学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首选):明确瓣膜反流、深静脉血栓;  

   - 静脉造影(金标准):评估血流动力学,但创伤性较大。  

  1. CEAP分级(国际标准):  

   - C0(无症状)至C6(活动性溃疡),用于指导治疗。

 

 

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适用于C0-C3级或无法手术者)

- 压力治疗:  

  - 医用弹力袜(压力20-30 mmHg),晨起穿,睡前脱;  

  - 避免过紧衣物或腰带。  

-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下肢;  

  - 规律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  

- 药物治疗:  

  - 静脉活性药物(如地奥司明、马栗树提取物)缓解症状;  

  - 局部外用激素(湿疹时)或抗生素(感染时)。

 

手术治疗(适用于C4-C6级或症状严重者)

  1. 传统手术: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彻底去除病变静脉,复发率低。  

  1. 微创治疗:  

   - 激光/射频闭合术(EVLT/RFA):热损伤闭合静脉,创伤小;  

   - 泡沫硬化剂注射:适用于细小曲张静脉或术后残留;  

   - CHIVA术(保留大隐静脉):选择性结扎反流点,适合早期患者。  

  1. 溃疡处理:  

   - 清创+湿性敷料;  

   - 压力绷带促进愈合。

 

 

 

并发症与风险

- 深静脉血栓(DVT):曲张静脉血流淤滞增加血栓风险;  

- 肺栓塞(PE):DVT脱落导致,危及生命;  

- 慢性溃疡:感染、癌变(罕见但需警惕)。

预防措施

- 避免长期站立,间歇活动小腿肌肉(促进静脉回流);  

- 控制体重,减少腹压增高因素(如便秘);  

- 高危人群定期下肢超声筛查;  

- 妊娠期穿戴医用弹力袜。

 

 

何时就医?

- 下肢水肿持续不缓解;  

- 皮肤颜色变深、出现溃疡;  

- 突发局部红肿热痛(警惕血栓性静脉炎)。

 

 

注:静脉曲张并非单纯美观问题,晚期可致严重并发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手术。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