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6号
股骨颈坏死

387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成都市 简阳市人民医院

赵帅 外科 医生

股骨颈坏死

股骨颈坏死(股骨颈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下方、股骨颈区域的骨组织因血供中断导致的坏死,可能由创伤(如股骨颈骨折)或非创伤因素(长期激素使用、酗酒等)引发。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股骨头塌陷和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

 

---

 

病因与高危因素

  1. 创伤性因素:  

   - 股骨颈骨折:骨折直接损伤股骨头供血血管(旋股内侧动脉为主)。  

   - 髋关节脱位:导致血管撕裂或压迫。  

  1. 非创伤性因素:  

   - 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如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术后);  

   - 酗酒(影响骨髓脂肪代谢,增加骨内压);  

   - 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放射治疗等。  

  1. **医源性风险**: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若复位不良或固定不牢,可能继发坏死。

 

临床表现

- 早期:  

  - 腹股沟区或臀部隐痛,久坐、站立或行走后加重;  

  - 部分患者表现为膝关节牵涉痛(易误诊为膝关节炎)。  

- 进展期:  

  - 疼痛持续,夜间明显,伴髋关节活动受限(内旋、外展困难);  

  - 跛行、患肢肌肉萎缩;  

  - 严重时股骨头塌陷,出现下肢短缩、畸形。

 

 

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早期可能正常,中晚期可见股骨颈密度不均、囊性变、骨折线或塌陷。  

   - MRI(金标准):早期发现骨髓水肿、T1加权像低信号带(坏死分界线)。  

   - CT:评估骨质破坏范围和骨折愈合情况。  

  1. 骨扫描:辅助判断血供状态,但敏感度低于MRI。  
  2. 血液检查:排除感染、代谢性骨病等。

分期(Ficat-Arlet分期)

- Ⅰ期:X线正常,MRI可见坏死;  

- Ⅱ期:X线示骨密度改变,无塌陷;  

- Ⅲ期:新月征(软骨下骨折),股骨头轮廓变形;  

- Ⅳ期:关节间隙狭窄,继发骨关节炎。

 

 

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或无症状患者)

- 严格限制负重:拄拐或轮椅,减少股骨颈压力;  

-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膦酸盐(延缓骨吸收);  

- 物理治疗:髋关节非负重活动(如游泳)维持关节功能;  

- 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促进修复。

 

手术治疗(中晚期或保守无效)

  1. 髓芯减压+植骨:  

   - 钻孔降低骨内压,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支撑坏死区;  

   - 适用于FicatⅠ-Ⅱ期,可延缓塌陷。  

  1. 带血管蒂骨移植:  

   - 取腓骨或髂骨连带血管移植,重建血供(如游离腓骨移植术)。  

  1. 截骨术:  

   - 通过旋转或角度矫正,将坏死区移出负重区(适用于年轻患者)。  

  1. 人工髋关节置换:  

   - 半髋置换:仅替换股骨头(适用于高龄、活动量低者);  

   - 全髋置换:替换髋臼和股骨头(彻底解决疼痛和功能障碍)。

 

预后与并发症

- 早期干预(Ⅰ-Ⅱ期):5年保髋成功率约60-80%;  

- 晚期(Ⅲ-Ⅳ期):多需关节置换,假体10年存活率>90%;  

- 并发症:  

  - 股骨头塌陷继发骨关节炎;  

  - 内固定失败(骨折术后);  

  - 深静脉血栓(长期制动)。

 

 

 

预防重点

- 创伤后预防:股骨颈骨折需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定期复查;  

- 控制风险因素:避免酗酒、激素合理使用(如需长期用药,监测骨密度);  

- 早期筛查:长期用激素或酗酒者,建议定期髋关节MRI检查。

 

重要提醒:  

若曾发生股骨颈骨折或长期使用激素,突发髋部疼痛且休息不缓解,需立即就医!拖延可能导致不可逆关节损毁!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