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外周前庭疾病。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耳石症终身患病率是7.6%,女性相较男性更多家,女性:男性比例约为6:2。耳石症往往引起眩晕、平衡感丧失等症状,尤其在改变体位时,比如平躺的过程,翻身,起床等。顾名思义,耳石症是良性疾病,除眩晕外,常常会伴随恶心、呕吐、眼震等症状,不过并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要警惕跌倒摔伤等发生。其发作往往与头部的位置改变有关,症状以眩晕为主。
人的耳部不仅有听觉功能,还有平衡功能。耳朵的深部有前庭和半规管,其主要作用就是控制人体的平衡感。“耳石”即前庭的碳酸钙结晶,脱落至半规管,因头部位置改变而引起“耳石”在半规管内滚动,从而引起内淋巴的流动,引发眩晕症状。
多种诱因都可导致耳石症,比如过度劳累、熬夜、睡眠差、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焦虑等,可导致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容易诱发耳石症。第二,长期的不良头位、头部剧烈活动等,易引起耳石脱落,诱发耳石症。有50%左右的耳石症,都发生在晨起起床时。第三,骨质疏松的病人,尤其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易出现耳石症。第四,雌激素代谢紊乱的女性,易发生耳石症。某些女性在经期或绝经时,也会因为雌激素的突然下降,诱发耳石症。第五,局部器官老化,可引起椭圆囊退行性改变,引起耳石脱落。第六,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耳石症。第七,其他一些疾病,如偏头痛、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头部或耳部外伤,也可诱发耳石症。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耳部有一个结构,叫做椭圆囊,其内存在很多碳酸钙结晶。椭圆囊的碳酸钙结晶脱落,就形成了耳石。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因此在人体缺乏维生素D3的时候,碳酸钙结晶更容易发生脱落。在女性群体中,雌激素的下降会维生素D3的代谢障碍,进而更易导致碳酸钙结晶的脱落,因此女性耳石症病人往往更常见。人体的耳石本身也会发生新陈代谢,一些小的耳石会自发地脱落并溶解。但一些人在头部受外伤、中耳炎、局部动脉供血不足或代谢紊乱的时候,耳石会过多的脱落,从而引起耳石代谢障碍。在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下,耳石就进入半规管内,随着半规管内的淋巴液晃动,阻塞半规管淋巴循环,引起淋巴液体流动紊乱,刺激到平衡感受器,产生头晕、眩晕的症状。
但是,引起头晕、眩晕的疾病有很多,怎样判断自己得的是不是耳石症呢?日常生活中,如椎动脉型颈椎病等疾病,也常常会引起眩晕症状,最容易与耳石症相混淆。首先,耳石症的眩晕是耳部平衡功能被扰乱引起的,眩晕往往伴随平衡感丧失感,会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感、漂浮感等。其次,耳石症引起的眩晕,持续时间往往很短暂,少则几秒,多则几分钟。第三,耳石症眩晕发作时,往往睁眼困难,且伴随眼球的不自主震动,眼震的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一分钟。第四,耳石症的眩晕发作,往往与头部体位改变有关。第五,耳石症的眩晕症状,会反复发作,病程时间长短不一,个别病人眩晕症状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感或漂浮感等。
如图所示,人体的半规管分为三组,前半规管、外侧半规管、后半规管。耳石症因发作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后半规管耳石症,耳石位于后半规管内,这种耳石症最常见,往往日常活动、弯腰、运动时会出现,突然出现眩晕,往往伴随头重脚轻感、漂浮感、眼震、呕吐等症状。第二类,外侧半规管耳石症,耳石位于水平半规管内,其眩晕特点为上下平衡感紊乱,即表现为上下摇动感、颠簸感。第三类,上半规管耳石症,耳石位于上半规管内,此类耳石症临床很少见,经常出现在仰头、低头或起床时,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第四类,复合型耳石症,即耳石位于多个半规管内,可以是单耳或双耳同时存在,其往往伴随严重的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女性。
对于耳石症,往往采取保守治疗,以体位复位、药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为主。耳石症,属于自限性疾病,会随着时间病情自行缓解,但有些耳石症的症状较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还是建议就医治疗。这里建议大家去正规的耳鼻喉科就诊,以防误诊、漏诊的发生,延误治疗。此外,不同类型的耳石症,体位复位的手法有所区别,所以体位复位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耳石症复位后,往往会残留一些头晕、眩晕的症状,这是正常现象,其原因一是因为半规管内可能还残存一部分小的耳石,二是耳石代谢紊乱仍然存在,这就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来改善症状,并去除病因。
相当一部分耳石症,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来进行预防。首先,规律生活,不要熬夜,调整好人体的内分泌代谢,尤其女性在生活不规律时易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或雌激素代谢异常,从而诱发耳石症。其次,适当晒太阳,有利于促进人体维生素D3的合称。第三,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第四,适当的活动、运动,有利于前庭功能的锻炼。第五,起床时避免动作过猛,动作轻柔。第五,对于长期缺乏维生素D3的病人,就医后可长期口服活性维生素D3。对于一些无法根治病因或病因复杂的耳石症,则容易出现耳石症的复发,需长期的就医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