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8号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379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山东省 聊城市 东阿县人民医院

郑国瑜 创伤骨科 主任

张端 创伤骨科 副主任医师 肖伟 副主任护师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郑国瑜 张端 肖伟

一、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易导致骨折,可引起生活能力下降和长期疼痛。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2017-2018年,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的患病率为55.7%。

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指出,约每两名女性中有一人、每四名男性中有一人会在50岁后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成因  

骨骼会随时间变化,其他组织一样。成年后,人体每7-10年会移除旧的受损骨骼并替换为新骨。这称为“骨重建”。

- 平衡的骨重建:30岁前,通过负重运动和良好营养,骨骼变得更大、更厚。此时人体生成新骨的速度与旧骨组织被移除的速度大致相同,即骨重建处于平衡状态。

- 失衡的骨重建:30-40岁后,骨重建逐渐失衡。旧骨的移除速度开始超过新骨生成速度,导致骨密度和骨结构流失,从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的强度和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椎体表现。正常椎体(左)、轻度骨质疏松椎体(中)、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右)。  

来源: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网站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原因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且女性的骨骼原本就比男性更小、更薄。男性因激素流失是随着年龄逐渐发生的,骨骼衰弱通常出现得更晚。年轻人的骨骼衰弱可能由营养不良和久坐生活方式等多种原因引起。  

骨质减少(低骨量): 

骨质减少是指骨量低于正常水平但未达到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质减少称“低骨量”,成因包括骨量峰值偏低和/或30岁后骨流失。可将骨质减少视为“骨质疏松症前期”。若随着年龄增长骨重建持续失衡,最终将为骨质疏松。低骨量患者的骨折风险高于正常水平,但低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流失最常见于脊柱、前臂远端(手腕上方)和股骨上端(髋部骨折部位)。髋部骨折、脊柱骨折和腕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低骨量发展为骨质疏松症的首个征兆可能是因轻微损伤导致骨折,而这种损伤在骨骼健康的人身上通常不会引发骨折。

- 例如,若因平地跌倒而手腕或髋部骨折,很可能是由于潜在的骨骼脆弱。骨骼健康的人不可能因这种轻微创伤骨折。  

- 同样,若因搬购物袋或推重窗导致脊柱骨折,也可能由骨质疏松症引起。

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车祸等严重损伤引发的骨折,也可能与骨骼脆弱有关。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

1、衰老

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超过50岁,此时骨形成速度无法跟上骨流失速度。随着年龄增长,骨外层致密部分变薄,松质骨的骨小梁结构变薄且连接减少,导致骨脆弱并引发骨折。骨骼发育期骨密度较低者,年老后骨折风险更高。30岁后,负重运动虽可减缓骨流失并维持骨量和强度,但无法增加骨密度。因此,在成长期尽可能提高骨密度和强度至关重要。  

2、激素变化

某些性激素水平与骨骼形成和重建密切相关:  

-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 男性性激素流失则随年龄逐渐发生,但部分男性可能较早出现睾酮缺乏(性腺功能减退)。  

性激素流失和其他衰老因素会加速骨转换,导致骨流失超过骨形成,从而引发渐进性骨质流失。  

3、遗传易感性

以下情况会增加风险:  

- 家族骨质疏松症病史  

- 母亲家族有骨折史  

4、骨质疏松症的其他风险因素

某些因素可能独立于骨密度、年龄或性别增加患病风险。  

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 长期使用肝素

- 抗癫痫药物

- 过量甲状腺药物

-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 用于炎症性关节炎的甲氨蝶呤

- 利尿剂

- 锂制剂  

- 避孕用醋酸甲羟孕酮  

- 含铝抗酸剂

来源: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网站

健康状况与手术

- 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  

- 前列腺癌或乳腺癌  

- 慢性肾病或肝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 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  

-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库欣综合征、过早绝经)  

- 特定手术(如胃切除术、器官移植)  

营养不良 

- 钙摄入不足  

- 维生素D缺乏  

- 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  

- 骨量形成关键期体重显著下降、饮食失调或运动性能量不足  

生活方式

- 过量饮酒:  

- 吸烟: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形成,并影响激素代谢加速骨流失。

- 缺乏运动:儿童期和成年期均应保持活动。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增强骨骼的负重运动。

三、医生检查  

常规体检中,医生可能通过身高显著缩短等迹象筛查骨质疏松症,尤其是有家族史、存在骨折风险疾病或服用导致骨流失药物的人群。

  

 

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部分塌陷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  

来源: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网站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包括:

- 既往健康状况  

- 家族病史  

- 药物  

- 近期跌倒史  

- 当前问题(如平衡障碍或骨折史)  

四、检测

若怀疑骨质疏松,医生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严重程度及病因。检测通常包括:  

- 血液和尿液检测  

- 骨密度扫描(DXA):通过检测骨密度,可在骨折前发现低骨量。该检查安全(辐射低于胸部X光)、准确且无痛。确诊后通常每2-3年复查一次。  

T值 

DXA结果以T值表示,即与健康30岁人群骨密度的比较:  

- T值在-1至+1:骨密度正常  

- T值在-2.4至-1:低骨量  

- T值≤-2.5 :骨质疏松症  

五、预防与治疗  

骨流失和骨折并非衰老的必然结果。制定治疗计划保护骨骼、预防跌倒和骨折。  

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  

- 调整饮食  

- 补充钙和维生素D  

- 生活方式改善:制定运动计划、戒烟、限酒  

- 药物治疗:通过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流失或促进新骨形成降低骨折风险  

- 预防跌倒:消除跌倒风险,进行平衡训练。

-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

- 降低疾病风险 (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

- 绝经10年内女性可考虑雌激素替代疗法:可降低脆性骨折风险

六、结语

骨质疏松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可以大大降低骨折风险。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时,定期的骨密度检测和对早期症状的关注,也能帮助我们在疾病初期采取有效措施。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重视骨骼健康,积极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让我们都能拥有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的生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