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肛肠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供您参考:
---
### **一、常见肛肠疾病**
- **痔疮**
- **类型**:内痔、外痔、混合痔。
- **症状**:便血(鲜红色)、肛门瘙痒、疼痛、脱垂。
- **诱因**:久坐久站、便秘、妊娠、辛辣饮食。
- **肛裂**
- **症状**:排便时剧痛、便后滴血、肛门裂口。
- **特点**:常见于年轻人群,多因便秘或硬便损伤。
- **肛周脓肿/肛瘘**
- **脓肿**:肛门周围红肿热痛,可能发热。
- **肛瘘**: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管道,反复流脓。
- **直肠脱垂**
- **表现**: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后女性。
- **结直肠息肉/肿瘤**
- **警示症状**:便血(暗红色)、大便变细、腹痛、体重下降。
- **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肠镜检查。
---
### **二、诊断方法**
- **肛门指检**:初步检查痔疮、肛裂、直肠肿瘤等。
- **肛门镜/直肠镜**:观察肛门直肠内部情况。
- **结肠镜**:筛查息肉、肿瘤及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用于复杂肛瘘或肿瘤分期)。
---
### **三、治疗原则**
- **保守治疗**
- **饮食调整**:高纤维饮食(蔬菜、杂粮)、多喝水。
- **药物**:外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缓泻剂(乳果糖)、坐浴(温水或高锰酸钾)。
- **手术治疗**
- **痔疮**:胶圈套扎、PPH(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传统外剥内扎术。
- **肛瘘**: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
- **肿瘤**: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或放疗。
---
### **四、预防与注意事项**
- **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蹲、用力排便。
- **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量运动(如提肛运动)。
- **忌口**:少吃辛辣、酒精,减少刺激。
- **警惕癌变信号**:便血持续、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需及时就医。
---
### **五、何时需就医?**
- 便血超过3天,尤其暗红色血。
- 肛门疼痛或肿块持续不缓解。
- 不明原因腹泻/便秘超过2周。
---
如有具体症状或担忧,建议尽早就诊肛肠专科医生,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