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1号
急诊外科多发性骨折处理原则

367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浙江省 杭州市 萧山医院

陆启炜 急诊外科 医师

 急诊外科多发性骨折处理原则  

 

多发性骨折(如高能量创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属于严重创伤,处理需遵循“抢救生命优先,兼顾功能恢复”的原则。核心目标是:  

  1. 稳定生命体征(ABCs优先)。  
  2. 控制出血与疼痛。  
  3. 早期骨折固定(减少并发症)。  
  4. 预防感染与血栓。  

 

---

 

 一、初步评估与复苏(黄金1小时)  

  1. 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  

- A(Airway)气道:确保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尤其颌面部骨折或GCS≤8)。  

- B(Breathing)呼吸:排查张力性气胸、连枷胸、血胸。  

- C(Circulation)循环:  

  - 快速建立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16G)。  

  - 出血性休克者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维持80-90mmHg,避免过度稀释凝血因子)。  

  - 骨盆骨折大出血:优先用骨盆带固定,必要时介入栓塞或外固定支架。  

 

  1. 创伤重点评估(二次评估)  

- D(Disability)神经功能:GCS评分,排查脊髓损伤(如四肢瘫提示颈椎损伤)。  

- E(Exposure)全身查体:  

  - 检查所有骨折部位(如长骨畸形、骨擦感)。  

  - 警惕隐匿性损伤(如腰椎爆裂骨折、膈肌破裂)。  

 

  1. 影像学检查  

- X线:胸片(排除气胸)、骨盆片(评估稳定性)、四肢骨折部位。  

- 全身CT(创伤三联扫):头+胸+腹,快速评估多发伤。  

- 超声(FAST):排查腹腔内出血。  

 

---

 

 二、多发性骨折的急诊处理  

  1. 控制出血与临时固定  

- 开放性骨折:  

  - 纱布加压包扎,避免盲目钳夹血管。  

  - 尽早静脉抗生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污染重加用甲硝唑)。  

- 长骨骨折:  

  - 股骨/胫骨骨折→牵引夹板(如Thomas架)。  

  - 肱骨骨折→悬臂石膏或支具。  

- 骨盆不稳定骨折:  

  - 骨盆捆绑带临时固定,减少出血。  

  - 若血流动力学不稳→急诊外固定架或介入栓塞。  

 

  1. 疼痛管理  

- 静脉镇痛:阿片类(如吗啡)+ NSAIDs(如帕瑞昔布)。  

- 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股骨骨折)、臂丛阻滞(上肢骨折)。  

 

  1. 骨折分型与手术时机  

- 损伤控制骨科(DCO):  

  - 适用于严重多发伤、休克、ISS≥25者。  

  - 优先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待生命体征稳定后二期手术。  

- 早期全面治疗(ETC):  

  - 病情稳定者(ISS<25)可一期行内固定(如髓内钉、钢板)。  

 

---

 

 三、并发症防治  

  1.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 三联征:低氧血症(SpO₂<90%)、神经症状(意识模糊)、皮肤瘀点(胸颈部)。  

- 处理:高流量吸氧、激素(甲强龙)、必要时机械通气。  

 

  1. 骨筋膜室综合征  

- 5P征: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 急诊处理:测筋膜室压力,≥30mmHg需切开减压。  

 

  1. 深静脉血栓(DVT)预防  

- 药物: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  

- 机械预防: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  

 

---

 

 四、术后管理与康复  

  1. 监测感染迹象:体温、WBC、CRP升高提示骨髓炎(尤其开放性骨折)。  
  2. 早期活动:  

   - 术后24~48小时开始CPM(持续被动活动)或肌肉等长收缩。  

  1.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D+钙剂促进骨愈合。  

 

---

 

 五、总结:多发性骨折处理流程  

  1. ATLS优先(气道→呼吸→循环)。  
  2. 临时固定+止血(外固定架/夹板)。  
  3. 损伤控制 or 一期手术(根据ISS评分决定)。  
  4. 防治并发症(FES、DVT、感染)。  

 

关键点:  

- 多学科协作(急诊科、骨科、ICU、介入科)。  

- 黄金时间内稳定生命体征,避免盲目追求完美复位!

 

 

萧山医院急诊外科陆启炜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